老百姓都明白,做事得掂量后果,可別到頭來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話放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上,再貼切不過。最近特朗普又整出大動作,這一連串操作,直接把美國國內攪得雞飛狗跳。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白宮發布聲明,特朗普宣布國家緊急狀態,聲稱要借此提升美國競爭優勢,強化國家和經濟安全。具體怎么做呢?他決定對貿易伙伴設置 10% 的 “最低基準關稅”,部分貿易伙伴還要面臨更高稅率。這 10% 的關稅很快就要生效,針對那些與美國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和地區,還會征收更高的 “對等關稅”。特朗普拍著胸脯說,這么干是為了 “振興美國工業和制造業基礎”,還保證能 “讓美國再次富裕”。聽著是挺振奮人心,可現實卻狠狠打了臉。
特朗普(資料圖)
這一輪加征關稅,打得美國盟友猝不及防,自家農民更是愁眉不展。關稅高得離譜,對國際貿易和供應鏈沖擊巨大。如今,這場關稅戰最大的受害者浮出水面 —— 美國農民。要知道,這些農民當初可是特朗普的忠實支持者,用選票把他送上臺,如今卻成了受傷最深的群體。農產品價格持續走低,新關稅政策一落地,大家都清楚,農產品出口肯定要遭殃。
農業出口一直是中美兩國早期合作的重要領域。自兩國建交,中國每年都會采購大量美國農產品,大豆就是其中的 “明星產品”。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推行,中美農業合作的局面瞬間扭轉,大豆價格一路暴跌。早在特朗普發動第一輪貿易戰時,美國農產品出口損失就超 270 億美元,其中大豆占比約 71%。現在他再次加碼關稅,對美國農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坦言,當前狀況讓豆農憂心忡忡,連基本生計都成了問題。
特朗普(資料圖)
曾經,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如今巴西大豆后來居上,徹底改變了市場格局。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反映出全球大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阿根廷等其他大豆出口國也在積極搶占中國市場,競爭愈發白熱化。
有人提議美國農民改種玉米或其他作物,但轉型哪有那么容易,這需要數年時間過渡。就拿明尼蘇達州的一個農場來說,上個月剛貸款購置新農機,本想著大干一場,結果現在只能靠借錢維持運營。農場主無奈表示,如果關稅不取消,明年很可能面臨破產。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還信誓旦旦宣稱 “美國農業會更強大”,可農民們根本不買賬。大豆主產州的加油站甚至貼出標語:“我們種豆養活世界,他們炒股票養活自己”,字里行間滿是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
美國農業部預測,2025 年美國對華農產品出口額可能降至 220 億美元。一旦中國進一步增加從巴西的采購量,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下滑。失去中國市場,美國農業產業遭受重創。僅今年第一季度,就有 88 家農場申請破產,同比增長 76%。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直接改寫了中美巴三國大豆貿易格局,將原本屬于美國的利潤拱手讓給其他國家。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完全是不計后果的蠻干。他一門心思通過加征關稅實現 “美國優先”,振興制造業,卻沒料到制造業還沒起色,自家農民先遭了秧。美國農民是農業產業的根基,他們日子不好過,整個農業產業自然受影響。而且這種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嚴重破壞全球貿易秩序,讓國際貿易變得更加動蕩。其他國家不可能坐視不理,必然會采取反制措施,到頭來,受傷的還是美國經濟和民眾。
特朗普這一番操作,實實在在砸了自己人的腳。美國政府真該好好反思,重新審視這些不合理政策,別再讓美國農民和其他行業為錯誤決策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