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開國功臣的璀璨星空中,酈商的名字雖不及韓信、蕭何般如雷貫耳,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恰似一部濃縮的秦漢風云錄。
作為劉邦麾下的重要將領,他不僅憑借赫赫戰功封侯拜相,更在漢初波譎云詭的政治變局中兩度力挽狂瀾。
而其兄酈食其,作為劉邦集團首屈一指的外交奇才,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共同書寫了波瀾壯闊的傳奇篇章。
一、亂世崛起:從地方豪強到開國元勛
酈商出生于陳留高陽(今河南杞縣西南),秦末天下大亂,陳勝起義的烽火點燃了中原大地。
酈商憑借卓越的軍事天賦與領導才能,迅速聚眾數千,組建起一支紀律嚴明的地方武裝。
在群雄并起、各自為政的混亂年代,他不僅能招兵買馬擴充實力,更能維持隊伍秩序,展現出遠超常人的統御能力。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軍攻打陳留時,酈商已坐擁四千精銳。這在以"斬木為兵"為主的起義初期堪稱精銳。
在兄長酈食其的極力勸說下,酈商敏銳地察覺到劉邦的領袖氣質與帝王之相,毅然率部歸附。
這一抉擇,不僅為酈氏家族的政治前途投下重注,更成為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歸附劉邦后,酈商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施展。在攻取長社的戰役中,他身先士卒,率先登城,因功獲封信成君,躋身劉邦早期核心將領之列。
隨后,他相繼攻克緱氏、封鎖黃河渡口,切斷秦軍洛陽防線,為劉邦西進關中掃清障礙。
劉邦兵不血刃進入咸陽后,酈商又獨率偏師平定旬關,為漢軍拿下漢中根據地立下汗馬功勞。
正是因為酈商實際控制著漢中,張良提議將漢中劃給劉邦時,項羽才順水推舟,劉邦得以獲封漢王。否則,劉邦就真地給趕到巴蜀去了。
楚漢相爭期間,酈商以隴西都尉的身份,平定北地、上郡,擊潰章邯殘部,穩固了劉邦的大后方。
在巨野之戰中,他與項羽麾下名將鐘離昧展開長達五個月的激烈鏖戰,最終迫使楚軍退卻,因功獲封梁國相國,食邑增至萬戶。
劉邦稱帝后,酈商依然活躍在平叛前線。公元前202年,他隨劉邦征討燕王臧荼,在易下之戰中沖鋒陷陣,率先破城,戰后升任右丞相,改封涿侯。
此后,他與周勃聯手平定代郡、雁門,俘獲代相程縱等19名高級官員,徹底解除北方威脅。
在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時,他率精銳突襲敵陣,奪取關鍵據點,為漢軍最終勝利奠定基礎。
據統計,酈商一生累計擊潰三支主力敵軍,平定六郡七十三縣,俘獲丞相、大將等重要官員23人,戰功僅次于樊噲,位列開國十八侯之一。
他的作戰風格兼具勇猛與謀略:
在平定漢中時,率輕騎長途奔襲,利用地形優勢分割敵軍;
巨野之戰中,故意示弱誘敵,待楚軍深入后突然反擊,大破鐘離昧部;
擔任梁相國期間,創新“以戰養戰”模式,將占領區糧草迅速轉化為前線補給。這被后世衛青發展為"武剛車"戰術。
這種務實高效的軍事才能,深得劉邦賞識。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道:“攻城野戰,獲功歸報,噲商有力焉”,將他與樊噲相提并論。
二、酈食其:縱橫捭闔背后的悲劇人生
酈食其早年蟄伏于高陽,雖身為看門小吏,卻以“狂生”自居,暗中觀察各路義軍動向。他先后拒絕陳勝、項梁等勢力的招攬,直至劉邦出現。
通過故意以傲慢態度試探,他發現劉邦雖出身市井,卻胸懷大志,遂主動投效,開啟了傳奇的仕途生涯。
酈食其最經典的戰績,當屬說服陳留縣令開城投降,為劉邦提供了大量糧草,并爭取到三個月的休整時間,助力劉邦完成首次戰略擴張。
公元前203年,他單騎入齊,憑借卓越的口才與謀略,說服齊王田廣歸順,兵不血刃拿下七十余城,堪稱古代外交戰的典范。
然而,正當齊地唾手可得之時,韓信聽信蒯徹之言,突然發兵攻齊。齊王認為自己被酈食其欺騙,將其烹殺。
這一事件成為楚漢戰爭的重要轉折點:劉邦痛失重要謀士,不得不調整戰略布局;
另一方面,出于對酈食其的虧欠,劉邦對酈商格外關照,使酈氏家族得以躋身漢營核心層。正如陸機所言:“曲周之進,于其哲兄”,深刻揭示了酈食其的不幸遭遇對酈商仕途的重要影響。
此外,韓信這次不顧同僚生命安危的擅專行為,提醒了劉邦對功臣的制衡意識,扶持酈商,一則是對酈食其的虧欠,另外也有讓酈商未來制衡韓信的考慮。
可以說,酈食其之死,間接促成后來"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
三、政治漩渦中的生死博弈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呂后意圖秘不發喪,并計劃誅殺開國功臣。
酈商敏銳地察覺到危機,通過審食其向呂后傳遞警告:“代地有周勃率領的二十萬精兵,滎陽有灌嬰統領的十萬駐軍,若京城生變,內外夾擊必將導致天下大亂。”
這番切中要害的分析,迫使呂后放棄計劃,避免了漢初政局的崩潰。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陳平、周勃謀劃鏟除呂氏勢力。此時已年老體衰的酈商,因兒子酈寄與呂祿交好,被周勃等人劫持為人質。
酈寄無奈之下,游說呂祿交出兵權,最終導致呂氏覆滅。
雖然此舉幫助劉氏重掌大權,但酈氏父子卻因此背負“賣友求榮”的罵名。比如司馬遷在肯定酈商“振威龍蛻,攄武庸城”功績的同時,就隱晦地批評了酈寄“賣交”的行為。
總之,這位既能"斬將搴旗",又懂"與時進退"的復合型人才,實為秦漢軍政轉型的關鍵人物。其一生,是秦漢鼎革之際武將命運的典型寫照。他既是戰場上叱咤風云的常勝將軍,也是政治漩渦中身不由己的棋子;既享受著開國元勛的榮耀,也承受著權力游戲的代價。
而酈食其的悲劇,則折射出亂世中謀士的脆弱與無奈。
兄弟二人的故事,共同勾勒出漢初歷史的復雜圖景,也讓后人看到:在改朝換代的歷史洪流中,個體的命運往往在功業與倫理、忠誠與背叛之間艱難搖擺,充滿了無常與無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