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閩寧藝香同馥郁·山海情詩共激昂”第三屆“兩地四區”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來自寧夏原州區的128幅農民版畫作品驚艷亮相,以刀刻墨染架起黃土高原與閩江之濱的文化橋梁,展現新時代東西部協作的深厚情誼。
原州版畫藝術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元末清初的木版年畫。受“桃花塢”“楊柳青”等傳統年畫影響,原州版畫逐漸形成獨具塞上風韻的藝術風格。
此次展出的作品既包含傳統木刻的渾厚樸拙,亦融入現代絲網版畫的絢麗色彩,既有對“塞上江南”風物的細膩刻畫,也有對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的時代記錄。
近年來,固原美術教育蓬勃發展,高校與地方聯動培育出一批兼具專業性與鄉土情懷的版畫創作者。從老一輩版畫家到沈家河農民藝術家,再到新時代青年創作者,多元力量共同推動原州版畫邁向“形式多樣、流派紛呈”的繁榮景象。
開幕式上,原州區向福州市“三區”及海峽民間藝術館贈送了農民版畫作品、《原州》刊物及本土文學作品千余冊。“這份禮物承載著黃土高原的深情厚誼,愿閩寧文化在交融中綻放異彩。”原州區文聯主席周麗莉說到。
活動期間,兩地藝術家還開展“山海相約·閩上課堂”筆會交流,以“山海情”“閩寧緣”為主題,創作出三十余幅書法佳作,兩地藝術家交替執筆、互補墨韻,將西北的雄渾與東南的婉約凝于尺素之間。福州市鼓樓區美協主席王兆乃贊嘆:“這場跨越千里的對話,是文化基因的共鳴,更是協作火花的迸發。”
據悉,此次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為期4天,活動期間,還將舉辦閩寧兩地花兒藝術文化交流晚會、文學詩歌創新發展盛會、“山海相逢?繪夢藝術之旅”主題采風等活動。
從塞上江南到福天寶地,原州農民版畫以藝術之名,刻下山海協作的深情印記。閩江潮涌抒壯志,六盤峰巒寄深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兩地必將持續拓展文藝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共同書寫新時代閩寧文化協作的新篇章。(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圖片 趙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