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上午,“無限之限——中國當代油畫研究展”在南京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以中國哲學思想的“象”為內核,通過“具象—意象—抽象”的學術脈絡,系統梳理當代中國油畫的發展歷程,呈現傳統與當代交融的藝術探索。
群賢畢至,共襄藝術盛舉
江蘇省文聯二級巡視員韓軍,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戴興海,市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施軍,市政協教衛體(文化文史)委副主任任家龍,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馮雯蘭,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政,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毛敏,市文聯一級調研員羅一鳴,中國美協第九屆副主席、江蘇省美協主席周京新,中國美協副主席陸慶龍,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尚輝,江蘇省美協秘書長吳嬪,《中國油畫》雜志主編王琨,江蘇省油畫雕塑院院長孫俊,北京畫院美術館負責人薛良,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四工作室主任裴詠梅,美術評論家劉淳,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陳子君,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劉玉龍等領導及文藝界代表出席活動。
活動由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志平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藝術家張華清、沈行工、俞曉夫、郭潤文、朝戈、金田、黃鳴、梁恒等齊聚一堂,共話油畫藝術的時代使命。
以學術為基,展時代之思
展覽以“無限之限”為主題,換言之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其深層價值在于揭示中國油畫從“技法借鑒”走向“本體自覺”的必然路徑,通過持續自我設限與突破的辯證運動,在全球化與在地性的張力中建構新的藝術范式。
展覽由學術委員會精心策劃,特邀靳尚誼、范迪安擔任學術顧問,吳洪亮擔任學術主持,匯聚全國以上世紀50、60、70年代三代藝術家為主的百余件作品。策展團隊以“傳統為根,當代為翼”為理念,通過學術性與觀賞性并重的展陳設計,將深層的藝術哲思轉化為視覺盛宴,推動藝術創新與公眾審美的雙向對話。
展覽現場
多方致辭,共繪藝術未來
陳政在致辭中指出,本次展覽彰顯了南京美術館作為美育載體的社會價值,是南京文藝界踐行文化自信的重要實踐,為公眾提供了感知當代藝術價值的窗口。尚輝認為此次展覽從“象”的維度切入,既呼應傳統美學精神,又凸顯當代油畫語言的多元突破,為學術研究提供了鮮活案例。藝術家代表郭潤文從創作視角探討了當代油畫的多元可能性。陸慶龍表示,扎根傳統、面向當代,是油畫本土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此次展覽既是對當下油畫藝術發展的回望,亦是對未來方向的積極探討。
陳政致辭
尚輝致辭
郭潤文致辭
陸慶龍致辭
揭幕啟新,研討深化
活動尾聲,藝術家周京新、張華清、俞曉夫、沈行工、朝戈、王琨共同為展覽揭幕。隨后,學術研討會在市文聯報告廳舉行,各界學者圍繞當代油畫的文化定位、創作趨勢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
展覽揭幕
研討會現場
本次展覽作品在南京美術館和金陵美術館兩館展出,展覽將持續至5月18日,市民可前往觀展,感受中國當代油畫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厚度。其間將推出包括學術研討、藝術家導覽在內的各項活動,為觀眾提供多維度的藝術體驗。
“無限之限”展覽參展藝術家名單
(按照年齡大小排序)
張華清、徐明華、霍 剛、靳尚誼、沈行工
孫建平、俞曉夫、丁一林、陳和西、楊飛云
郭潤文、陳世寧、范迪安、砂 金、閆 平
王 輝、譚根雄、朝 戈、盛梅冰、王 琨
伍 盛、顏蘇平、劉偉冬、吳維佳、金 田
張延昭、王易罡、張路江、楊玉貴、王華祥
張新權、孟祿丁、黃 鳴、龐茂琨、戴家峰
梁 恒、張 杰、文禎非、顧黎明、黃淵青
何紅舟、陸慶龍、馬 琳、張子康、孫文剛
雷 波、羅荃木、金 捷、王洪志、李 磊
喻 紅、徐曉東、范 勃、朱春林、孫 俊
羅 敏、管樸學、孫 蠻、張曙光、李江峰
謝中霞、韓洪偉、何 軍、吳 翦、尹朝陽
王風華、趙培智、袁 元、崔建軍、任志忠
徐青峰、常 磊、章文浩、莊 重、李榮國
李安源、丁 設、許曉鵬、郭祖昌、羅文勇
來 源、劉玉龍、杜占軍、羅 奇、林 茂
裴詠梅、趙 軍、韋 嘉、努爾買買提·俄力瑪洪、劉 可
南 方、鄔大勇、封治國、郭健濂、陳子君
王 卓、楊世斌、吳靜一、張 臏、李 抗
現代快報/現代+ 記者卞唯偉
南京美術館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