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地平線
“在世界越來越‘瘋狂’當下,信任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在2025地平線年度產品發布會上,地平線創始人兼CEO 余凱對外公布,地平線提出首個用戶智駕信任度公式:用戶智駕信任度=安心度×專業度×親密度/夸大度。
同時,余凱也詳細解析了這四大影響因子:安心度是指不只是物理安全,更要保障用戶心理安全;專業度是指最短時間內選擇最優路徑的高效,以及穩穩操控所帶來的舒適;親密度是指自然的人機交互體驗。安心度、專業度、親密度這些都與用戶信任正相關。而夸大度,則是指營銷預期與實際體驗之間存在的偏差,這會損害用戶信任。
余凱在最后發布會結束時強調說道,“所有的技術不是為了讓機器更強大,是要讓人更強大,讓人更自由。最終的價值與意義——讓機器歸機器,讓人的歸人。”
在講解自家產品與技術之前,余凱花了很長時間講述了地平線成立10年來的發展歷程與感悟。
余凱指出,地平線十年沉淀了兩條戰略方法論。一是在沒有競爭的地方競爭:地平線不愿意內卷,更愿意做一個外卷型的企業,另辟蹊徑,去拓寬技術和產業邊界。如果真的要上“競爭戰場”,那就以10打1,必須贏得勝利。二是永遠不要在懸崖邊跳舞:要花更多精力思考死門在哪里,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可見風險”。如果真的要跳,也要距離懸崖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圖片來源:地平線
技術浪潮之巔的“反共識者”
當行業一片嘈雜與瘋狂時,我們需要更多清醒、克制與冷靜的聲音。在這場發布會之前,很多人還在好奇余凱這次會講什么?如何來講自家產品?與之前每次的對外分享一樣,這次余凱依然還是拋出了很多不一樣的觀點,余凱將其稱為“反共識”。
當智駕平權的戰火燒得愈演愈烈之下,余凱表示,在喧囂中回歸冷靜,地平線更愿意做狂飆中的冷靜者,悲觀中的篤定者。在他看來,歷史上,所有的產業里,大家一擁而上的共識,要么是錯的,要么就是毫無價值的,因為在商業世界里,沒有獨特性是毫無價值的。
余凱認為,智能駕駛的核心首先是從A到B,安全不能出事故;第二是足夠舒適,因為你是送人不是送貨;第三是要足夠快速,要足夠便捷。
因此,在余凱看來,智能駕駛的本質是功能價值,而非情緒價值。智能駕駛如同智能汽車的“基帶”,是重要的基礎設施,給用戶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等標準化的“功能價值”。智能駕駛提供功能價值,智能座艙提供情緒價值,有了功能價值做基礎,情緒價值才有機會進一步釋放。
參考個人電腦時代、智能手機時代的產業發展規律,智能駕駛就像智能汽車的基帶。余凱指出,從今年開始智駕平權,基礎配置變成L2的輔助駕駛,一定會往前發展。2-3年以后,可能會出現L3,L3整個算力大概要500—1000T,L4可能2030年一直到2035年,會到5000T的算力。
而對于這兩年行業內經常會被提到“端到端、BEV、Transformer、VLA”的這些熱門技術名詞。余凱認為,這些先進技術的進步有可能不會給你帶來任何的紅利,反而有可能是給你帶來某些陷阱,叫技術平權的陷阱。
簡單理解就是技術進步同樣會帶來技術“平權陷阱”。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時是一道奧數題,到初中學習了二元一次方程后就是一種普通題;智能駕駛技術也是如此,昨日的獨門絕技,放到今天就是標準解法。看似炫酷的技術,并不會帶來真正的領先性與差異化。
那么,什么才是自動駕駛差異化的優勢?余凱認為,真正的差異化是那些沒有辦法寫進教科書的炫酷技術。自動駕駛真正的技術護城河是十年如一日的苦活,臟活,累活,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經驗積累,以及為此打造的研發文化和流程,才能打造真正的技術護城河,避免陷入技術平權陷阱。
關于當下談論較多的流量、用戶、大語言模型等,余凱也給出了自己的“暴論”:互聯網時代的產品邏輯是“洞見人間煙火”,本質上是鏈接,得流量者得天下,得用戶者得天下;而AI時代的產品邏輯是“逼近世界真相”。正如AlphaGo通過學習人類的數據,最多達到人類的9段圍棋水平,而通過不斷迭代自身的算法設計,能夠達成10段甚至13段的水平。AI時代,人類行為數據沒有價值,99%的用戶數據不值得學習。智能駕駛只有通過自我學習,才能真正超越人類駕駛水平,逼近“駕駛之神”。
為什么余凱認為“99%的用戶數據不值得學習”?調研數據結果顯示,80%的司機都認為自己開的比平均水平好,但實際上很多人的駕駛習慣并不好,比如剎車剎得很重,拐彎不夠優雅,變道不打轉換燈等。
另外,自動駕駛頭部車企特斯拉實際上也不是靠用戶數據,其有專門的車隊來搜集數據,再加上虛擬世界的仿真訓練的強化學習。
在余凱看來,強化學習對于虛擬駕駛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智能駕駛的目標不是做出來跟人開出來一樣安全,而是要做得遠比人類要安全。余凱認為這個目標是最終可以實現的,客觀估計可能10年,樂觀估計可能5年,但是要持續地努力。
“既然AI在逼近世界的真相,有可能AI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后一次科技革命。”余凱說道。
未來10年,自動駕駛的軟件跟硬件也是10倍速變化的技術要素,將會導致整個產業格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個時候其實對于主機廠來講,余凱建議“無論是自研還是第三方合作,這個都是招式。但是重要的什么?求生,以高打低,以快打慢。”
余凱認為,實現L3/L4/L5的前提是足夠好的全場景輔助駕駛。L3是受限但清晰ODD邊界的L4,加上全場景L2輔助駕駛。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用戶價值的兌現上,整個行業才剛剛開始。
為此,地平線提出首個智能駕駛算法的“快思考、慢思考”。快思考靠直覺,而慢思考靠認知,需要復雜推理。地平線基于快思考推出“一段式端到端模型”,基于慢思考引入強化學習,實現駕駛模型的“智能涌現”。
奇瑞要吃余凱的飯
迄今為止,地平線已達成前裝量產出貨超過800萬套,量產上市車型超過200個,量產定點車型超過310個,成為超500萬智駕車主的出行選擇。憑借33.97%的市占率,地平線穩居自主品牌乘用車L2輔助駕駛計算方案市場占有率第一名。
商業成績背后,余凱將其總結為地平線對技術創新不斷的追求,去年,地平線研發投入30億左右,今年,地平線還要投入40億的研發投入。
余凱在這次發布會上還對外公布了地平線的三大實驗室,分別是AGI實驗室、具身智能實驗室、AI Agent實驗室。得益于對算法,軟件芯片架構方面的持續研發投入,通過軟件跟硬件的聯合優化,地平線在過去10年地平線的底層計算架構BPU性能提升超過1000倍。
這次發布會上,地平線正式發布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地平線HSD。HSD搭載當前最強性能的國產智駕計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術架構,是國內首個軟硬結合全棧開發的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
地平線還推出了Horizon Cell“彈夾系統”,實現硬件可插拔、軟件可升級,為車企合作伙伴提供“軟硬件皆可升級”的方案選擇,支持車載計算平臺快速升級。基于彈夾系統,依托于“技術同源、架構統一”的特點,軟硬一體全棧方案HSD推出HSD 300/HSD 600/HSD 1200三個版本,提供從普惠級到高性能再到全場景的全價格段、全性能段解決方案,打造L2城區輔助駕駛全家桶。
同時,在這次發布會上,地平線也正式對外官宣與奇瑞的合作。奇瑞基于開放創新的聯合生態打造“獵鷹方案”,地平線HSD將作為奇瑞“獵鷹”的一款先進方案,與征程6P計算方案一同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發,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產。后續奇瑞還會有更多采用HSD方案的“獵鷹方案”車型上市亮相。
圖片來源:地平線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奇瑞過去20年吃了“發動機”的飯,下一個20年要吃“智能化”的飯,或者說要吃余凱的飯。從今年開始,奇瑞旗下全系列產品將搭載由地平線支持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覆蓋燃油和新能源的各種動力車型,在全球市場同步推進。
“征程6P芯片的性能非常強悍,余凱忽悠我說首批裝征程的車都好賣,這次“首批”輪到我們了,不好賣我們找他。所以后面很多車為了好賣都要搭載地平線的征程6P,讓中國車走向全球,走向更大的市場。”尹同躍開玩笑說道。
早在2021年,奇瑞就上車了地平線征程2計算方案,目前為止為超過10萬位車主提供了征程方案。
尹同躍強調稱,“地平線和奇瑞的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是想要消除每年大量的人類事故,這是戰略性布局。我們智能化戰略最重要的原則是安全第一。我們總是趕晚集,就是源于對安全的重視。”
除了廣泛與車企合作外,余凱表示, 地平線堅持生態信仰,與最廣泛的Tier-1和軟件生態伙伴深化合作。目前已與博世、電裝、大陸、酷睿程等達成合作。
地平線想要與這些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打造怎樣的戰略?余凱表示,In China for China,這個只是開始,目標是In China for Global。
十年發展中,地平線不僅成為國內最大的車載計算平臺供應商,也已布局成為消費類機器人計算平臺領域的領導者。余凱表示,地平線的目標不僅是做一家賺錢的公司,更希望推動全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成為“為未來無處不在的機器人提供計算平臺”的系統級智駕技術公司。
這一次,余凱用技術哲學與“反共識”的聲音,為地平線未來十年寫下了引人深思的序言。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