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2日電(記者李云平)地處黃河“幾字彎”的內蒙古河套地區依托資源優勢,做大做優葵花產業,形成集研發推廣、精深加工、購銷出口、觀光旅游于一體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產業鏈。
巴彥淖爾市葵花種植基地。新華社發(張志中 攝)
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黃金種植帶”,水土光熱組合優勢明顯,近年來年均種植葵花400多萬畝,占全國食葵種植總面積的一半左右。
內蒙古向日葵協會會長張永平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規?;N植向日葵離不開好的種質資源。從2000年美國食葵雜交種子在巴彥淖爾推廣種植,到巴彥淖爾種子企業、科研單位自主選育雜交種,再到現在的高產品種三瑞9號上市,全市向日葵育種實現從品種雜交化、品種品質化到品種健康化的“蛻變”,為小瓜子長成大產業奠定基礎。
就在剛剛開春之時,“中國葵花之鄉”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許多農戶已經開始購買國產食葵種子,確保食葵種植能有好收成。五原縣天吉泰鎮景陽林村村民劉明旺告訴記者:“今年我打算種230畝葵花,選擇的種子還是國產品種,正常情況下,畝均純收入能達到1800多元?!?/p>
記者走訪發現,當地葵花種植持續發展,直接帶動農產品加工貿易的興旺。在五原縣鴻鼎農貿市場,各家商貿企業正開足馬力篩選、加工瓜子,經過去石、分級、色選等多道工序后,一顆顆飽滿、鮮亮的瓜子分裝入庫。三瑞農科公司總經理助理段東宏說:“我們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建立起穩固的‘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種業研發、收儲、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直接帶動1萬多戶農戶增產增收?!薄?/p>
據巴彥淖爾市農牧局局長孫立新介紹,全市向日葵加工產業化龍頭企業已發展到120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5家、自治區級35家。全市擁有“河套向日葵”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個、“五原向日葵”“巴彥淖爾向日葵”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個。
巴彥淖爾市一家企業加工瓜子。新華社發(張志中 攝)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依托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集群,把外貿轉型升級作為推動葵花籽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不斷加強葵花籽出口基地建設和品牌培育工作。全市有葵花籽精選、籽仁加工外貿企業190多家,年出口額42億元??ㄗ?、籽仁產品遠銷中東、東南亞、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河套葵花籽從普通生長的小眾作物成為享譽全國的“網紅零食”,收獲“小瓜子撬動大產業”的亮眼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