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還記得2017年“東興飯局”上的把酒言歡嗎?
作者 |陳法善
劉楊
近期,京東和美團在外賣、即時零售領域的競爭愈演愈烈,雙方交鋒的烈度不斷升級。這種較量不僅涉及商業策略和市場布局,還延伸到品牌形象和公眾輿論的博弈。
但如果把時針撥回到2017年,當時的氛圍卻截然不同。在2017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東興飯局”直接取代了“丁磊飯局”的C位。這場飯局因王興、劉強東組局而得名,由美團負責飯局餐費,京東負責酒水買單。
從飯局流出的合影看,居中C位坐著馬化騰,他左右手分別坐著劉強東跟王興。一起參加飯局的還有高瓴資本張磊、滴滴程維、快手宿華、知乎周源、58姚勁波、金沙江創投朱嘯虎、聯想楊元慶、紅杉資本沈南鵬、今日頭條張一鳴等互聯網少壯派。
彼時,中國互聯網行業主要被視為騰訊系和阿里系的角逐場地。東興飯局的參加者多為騰訊系的重要成員,這次聚會也被視為騰訊系的一次集體亮相。飯局似乎向外界傳遞出這樣的競爭信號:美團跟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在本地生活領域激戰,京東則要跟淘天在電商賽道展開長期較量。
在此期間的一些場合,王興、劉強東也有互動,雖沒有直接合作,但在騰訊生態圈內,兩家公司在支付、流量入口等層面,仍有交集。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市場環境也在變化。當年的合作伙伴,不少已經變成了對手,比如快手、抖音在短視頻賽道雙雄并立;抖音跟美團在本地生活展開激烈爭奪。
如今,京東、美團過招,會演變出什么新大陸?
1、抱團的日子
今天的劍拔弩張,并不妨礙當年“東興飯局”的推杯換盞。
2017年的“東興飯局”是觀察互聯網江湖的一扇窗。這一年,對美團、京東承上啟下同樣至關重要。
飯局之后,轉眼就到了2018年。美團在這一年成功于香港上市,并在發布會上正式提出“Food+Platform”戰略,明確以“吃”為核心,圍繞酒旅、出行、新零售等高頻需求,構建超級生態平臺。
同時,美團在外賣、酒旅等核心戰場擊敗對手,奠定了行業龍頭地位。而在生態上,美團深度融入騰訊系,進一步加寬自身的護城河。
《王興傳》披露了“東興飯局”的一個細節:王興高調與馬化騰在烏鎮飯局上推杯換盞,意在表明自己對“騰訊系”忠心耿耿,與阿里已“恩斷義絕”。
在校內網、飯否網時期,王興對公司的控制力不夠。李志剛在《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一書中向王興提問:“你現在最關心什么?”王興回答:“如何更好地掌控公司。我覺得劉強東很強悍,對公司的控制力特別強。”
李志剛也成了王興、劉強東惺惺相惜的見證者。在《九敗一勝》出版后的第二年,李志剛撰寫的京東公司傳記《創京東》也出版了。
同樣是在2017年,京東實現了幾個重大跨越。當年4月,京東物流正式成立,從成本中心轉向盈利部門,履約成了京東的金字招牌;7月,為了對標阿里“新零售”,劉強東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理論;最終,京東在當年實現凈利潤50億元,終結多年虧損,向外界證明了其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
可以說,2017年前后的順風局中,王興、劉強東相處得并不差。美團、京東也通過騰訊生態,實現了用戶增長和業務擴張,成為騰訊“連接一切”戰略的標桿案例。時至今日,在微信“服務”頻道,依然并排展示著兩家企業的入口。
但“東興飯局”上的聯盟關系,又是脆弱的。當年,組織飯局的“東興”二人,很巧妙地把在座企業家的公司名融合進菜里,整出了一份“昭明互聯網菜單”,如美團良辰鮮味羹、京東紫氣雪花牛、頭條春水小石蛙等,但“恰巧”就漏了滴滴的菜。
之后,滴滴開始做起了外賣,美團上線了打車服務。除此之外,張一鳴、宿華等大佬也從推杯換盞,變成了神仙打架。王興、劉強東這一仗,只不過來得晚一些罷了。
2、從飯局到戰局
當“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雙方的互動不再如往昔那般和諧。曾經的親密無間,如今的分歧同樣明顯。
4月21日,打工人剛打開電腦,就被一封京東寫給外賣小哥的公開信刷屏了。信中討論了外賣市場中的一些競爭現象,并承諾京東將保障騎手的收入,并為騎手及其家屬提供更多支持,甚至為騎手對象安排工作,以實現“雙職工”待遇。
一時間,公開信沖上熱搜。而到了當天晚間,事件又有了新高潮:劉強東以騎手身份親自給客戶送外賣,并跟騎手小哥一起下館子,吃火鍋、喝酒。劉強東上一次親自送快遞,還是在2015年。
劉強東一直以酒量大著稱,席間他回憶往事,說自己曾跟京東物流小哥喝嗨了,連干了六兩白酒。這種酒文化一度被認為是京東狼性的一種體現,仿佛多年前親自給客戶送電商快遞的“大強子”又回來了。
一位在大廠負責外賣業務的資深人士感慨,互聯網很久沒這么熱鬧了,這么多年劉強東在快遞員中的口碑一直很好,外賣騎手待遇好起來,何嘗不是共同富裕。
在他看來,這算是京東對美團的“偷襲珍珠港”,之前由于京東外賣體量太小,美團可能是覺得做不起來,沒有放在眼里。
“據說劉強東給京東外賣下了目標,今年美團和京東外賣,在宿遷的市場份額要五五開。我覺得很可能會成功,(京東)輿論戰目前還沒輸過。”該人士表示。
在公開信之前,京東已經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包括全額給騎手交五險一金、外賣百億補貼、主打品質外賣等。
面對京東的步步緊逼,美團也在有條不紊地應戰,但雙方呈現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態勢。美團在宣布給騎手交社保后,并沒有就外賣跟京東做過多糾纏,反而在即時零售賽道,頻頻出手。
4月15日,美團面向C端用戶,正式推出“閃購”品牌,并在美團App里置頂展示。同時,在3C、大家電等京東傳統優勢領域,逐漸落地“國補”,在價格上跟京東拉齊,并通過充足的運力快速送達,試圖分享一波“國補”紅利。畢竟,國補是拉動京東去年四季度業績增長的發動機。
在輿論戰層面,美團也展開了針鋒相對的反擊。除了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板塊CEO王莆中在社交平臺發聲,也對一些傳聞進行了辟謠。
總體看,京東、美團的交鋒,不同于以往的“燒錢”補貼價格戰,也是對外賣品質、配送效率、騎手社保等的重新梳理。沉寂已久的賽道,來了條像樣的“鯰魚”。但京東想要撼動美團,也非一朝一夕能實現的。
一家京東外賣服務商坦言,自己只堅持做了一個多月,但感覺事情并不容易干。
3、看中彼此的蛋糕
誠如王莆中所言,“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在京東之前,外賣賽道一度有不少挑戰者,但都沒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京東CEO許冉近期在接受“晚點LatePost”采訪時表示,外賣是一個寬廣賽道,完全容得下多個平臺。
據外賣行業人士觀察,外賣市場需要新的玩家重新激活。美團跟不少品牌商定的技術服務費等費率,都是一年一簽或者兩年一簽,但這兩年沒有太大變化。加上餓了么等其他平臺對美團外賣的挑戰并不是特別大,所以京東的出現,可以促使品牌方跟美團去洽談更優惠的費率。
“現在已經有不少品牌,開始選擇站隊了。”該人士表示。
免傭金,是京東切入外賣市場的一大殺招,此前京東曾宣布,在5月1日前入駐京東外賣的商家,將享受全年免傭金的優惠政策。
同時,京東具備入局外賣的一項重要基建:運力。京東是目前為數不多,擁有自己配送團隊的企業,達達是京東外賣配送的主力,目前約有130萬活躍騎手。而當外賣的骨架組建完畢,剩下的就是招商了。
從已入駐品牌看,京東的外賣供給要比美團少不少。茶飲是外賣的熱門單品,奈雪的茶2024半年報顯示,外賣訂單產生的收入占公司直營門店收入的40.6%。在浙江溫州萬象城附近,京東搜奈雪的茶外賣,僅有一個商家,同期美團有五個。而喜茶入駐了美團,卻還沒開通京東外賣。
二、三季度或許成為京東外賣重要的壓力節點。據外賣業內人士預估,屆時,平臺跟商家之間,或許會商定新的費率和框架協議。
“現在京東外賣入駐商家是不足的,還有很多大的品牌沒有入駐。如果京東能扛過這一輪壓力的話,有可能吸引更多大牌入駐。”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看京東決心挺大,是戰略級的。”
4月15日,京東披露了外賣業務戰報,當天品質外賣訂單超過500萬單。緊跟著戰績的,是京東為“自營秒送”電商業務的廣告。跟電商相比,外賣屬于客單價低、消費頻率更高的場景,用高頻帶動低頻但客單價高的電商業務,是常見的一種導流方式。
在京東2024財報電話會上,CEO許冉就建議,不要單獨去思考即時零售或者外賣業務,而是要放在京東整體零售業務能力和服務體驗上通盤考慮。在即時零售、外賣上的投入,對于京東豐富消費場景,打造能力,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提升用戶體驗都有積極的效果。
美團的反擊,與此異曲同工,屬于反其道而行之,從“餐”切入,拓展出即時零售、近場電商場景。美團給出的數據顯示,以美團閃購為主的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訂單突破了1800萬單,用戶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粘性、消費認知和依賴度。后續將增加大品牌供給,并通過閃電倉,加碼即時零售。
不論是京東外賣,還是美團閃購,本質上都屬于即時零售。原本兩家分屬不同賽道,業務沒有太多交集,但隨著業務拓展的邊界逐漸模糊,不可避免地進入到對方的基本盤。對即時零售而言,配送速度、價格優惠、用戶心智三要素缺一不可。如今,京東湊齊了三要素,或將成為美團面前更有力的挑戰者。
目前,京東外賣的市場份額與美團尚有差距,預示著雙方的較量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隨著大廠邊界的不斷拓展,這種競爭將為市場帶來更多變化和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