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貿易戰聲勢浩大,但又似乎一地雞毛,特朗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政治也可以如同兒戲一般。自從特朗普上臺后,美國的政策一天到晚都在變。
上一份提案還沒打印出來公布,下一份提案就開始否決前一份提案了。今天說要對多國收關稅,明天就可以說暫停收關稅。
看似特朗普在利用自己的權利在戲耍世界各國,但這何嘗不是對美國“光環”的一種削弱。“朝令夕改”本身就是大忌,特朗普用這種方式將美國信用拉低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盟友也開始深刻認識到美國的不靠譜。
當然要說特朗普的思維邏輯也不算離譜,他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他能不知道關稅會對商業造成多么巨大的影響嗎?可他還是這么做了,那就必定有所圖。
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特朗普利用關稅壓力迫使一些國家屈服,滿足特朗普的一些要求,這才是特朗普最希望看到的。
只要這些國家被迫坐上談判桌,美國自然可以從中獲得大量好處。所以關稅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罷了。
就像此前白宮提到,超過75個國家已經主動聯系,討論新的貿易協議。因此在討論期間,個別加征關稅目前暫停。
但是在關稅問題上,還是有國家沒有妥協,中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不過,特朗普似乎并不認為中國可以硬抗自己的關稅政策。
所以我們也能夠看到特朗普并沒有隱藏自己的目的,他公開承認:美方非常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但很明顯,特朗普口中的所謂新協議,是希望構建一份更有利于美國的貿易協定,試圖讓中國在不合理的關稅政策下屈服。
如果按照以前的說法這似乎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不平等條約”,迫使他國向美國讓利,不然就上關稅大棒。但是特朗普也沒想到中國根本不吃這一套,不僅公開反制美國的關稅政策,就連電話都沒給特朗普打,可以說,意思相當明確。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覺得自己被無視,所以開始針對中國逐步增加關稅比例,在這種對抗狀態下,甚至于飆升至了145%。而中國對美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至125%后就停止回應這場荒唐的游戲,認為繼續累積數字毫無意義。
但即便到如此地步,中方依舊沒有給特朗普打電話的打算,根本沒有理會特朗普。即便特朗普提出了相關的想法,也并沒有得到中方的回應,就這樣特朗普在被晾了后,直接改變了對于中國的稱呼。
他認為中國是一個所謂“敵對貿易國家”,甚至威脅要對中國再度出手。
那么除了關稅之外,特朗普還有什么招數呢?無非就是在半導體以及一些高精尖領域技術對中國“卡脖子”,或者就是針對我國制造業下手。
但特朗普的這些手段很難對中國造成重大威脅,因為到現如今中國的經濟內外兩大循環已經成型,這也讓中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與日俱增。
而且隨著中國在國外的生意越做越大,即便是美國自己也在為中國市場回血,有大量的美國公司離不開中國市場。所以特朗普對中國下手越狠,對自己傷害越大。
當然,特朗普想必也非常想知道中方的態度,中央港澳辦主任則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回答了特朗普。總結起來,里面有八個字是精華,即“以戰止戰、以武止戈”。
這就是在告訴特朗普,他不管要打什么仗中國都不怕,但是想要讓中國用退讓換取所謂“和平”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中國人民知道退讓換不來和平,換來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得寸進尺。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也正是這個道理。
那么,特朗普真的有膽量,或者說有能力和中國硬剛到最后嗎?恐怕不一定,特朗普為什么要對于中國的電子產品進行豁免?
還不是因為蘋果、戴爾等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企業無法承擔高昂的關稅費用。而這僅僅只是開始。
如果特朗普繼續肆意妄為,真的影響到了美國眾多商業巨頭的利益,大概率會引發美國財團的不滿,到時候特朗普可就面臨的是眾叛親離的局面。
所以說,中國不妥協的舉動反倒讓特朗普舉步維艱、騎虎難下。因為特朗普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賺錢,和中國徹底撕破臉不符合商業利益。
之所以美國國內暫時還沒有過高的反對之聲,是因為這一切剛剛開始還沒有較大的損失,一旦特朗普策略無法起效,讓美國民眾生活壓力進一步增加,美國國內的謾罵聲將淹沒特朗普。
所以奉勸特朗普三思而后行,不然后果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