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兜???????????????????
在電影市場最前端的創投板塊中,女性題材的電影正在全面崛起。
今年女性題材之所以能成為市場寵兒,和去年女性電影獲得了高票房和高口碑息息相關,而且女性觀眾的比例增加,也讓這一題材的需求大大提升。
在當下女性力量的潮流下,很多著名導演,編劇都認為女性題材電影也許會成為市場的吸金石。
在北京電影節創投單元上,評委張冀在頒獎時直說:“現在最商業的片子可能不是類型片,不是戰爭片,不是懸疑片,而是女性片。”
女性題材商業潛力爆發
去年,女性電影在中國開始全面崛起,甚至被很多觀眾稱為“女性主義電影元年”。年初《熱辣滾燙》用高票房給女性電影開了個好頭,年末《出走的決心》《好東西》又以高口碑收了個好尾。在去年慘淡的市場環境中,觀眾反而對女性電影格外熱情,不僅將女性導演抬上了桌,也讓電影人看到了女性題材的市場潛力。
而今年在創投比賽中,女導演書寫的女性故事明顯增多,有些項目直接對標《 出走的決心》《好東西》,故事輕盈有趣,制作成本幾百萬到一千萬,這種小成本的女性電影如果能贏得幾個億的票房,對于投資方來說就是大賺特賺,而且就算賠也賠不了多少,是個以小搏大的投資機會。
所以今年最佳商業價值獎頒給了《摩登情書》,這個項目講述的是在香港某條老街里,現代的女漫畫家和60年代的女作家成為了跨時空的好友,現代女性最終幫助過去女性逃離了被丈夫轄制的困境。這是一個關于女性的覺醒與抗爭的故事。
陳思誠給出了更加市場化的建議:“目前劇本的著力點是當代女性幫60年前的女性解決她的困境,而這個電影是給當代女性看的,那么有多少觀眾對解決60年代的女性困境感興趣呢?你應該去深入挖掘當代女性的困境是什么,能否讓60年代的女性給予當代女性更多的力量。”
而最具投資價值項目榮譽頒給了《我的名字》。《我的名字》講述的是18歲的陳念娣的艱難“改名”路,這個劇本以“念娣”這個小小的名字出發,折射出了女性在傳統重男輕女環境下的困境。評委點出了劇本的亮點:“我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共同的問題是,‘她們’沒有被看到,那個既是女性的痛點,也是具有商業性的東西。”而陳思誠則建議導演深入挖掘女孩為什么要改名字的社會表達,而不是停留在“不言而喻”的作者表達中:“在影像泛濫的當下,拍情緒、畫面、感受都很容易,但是拍共鳴、感知,那才是難的,那才是現在中國電影更重要的東西。”
獲得“David Yates Award”獎項的《談談情,開開車》則講述了一位決定學車的60歲女性,開啟了荒誕又熱血的駕考之旅,有種銀發青春片的喜劇質感。董潤年認為這個項目可以將喜劇質感做得更加極致:“女主角謊稱自己是第三套人民幣上的拖拉機手,說明她是個膽子蠻大的人,可以讓她在學車過程中經歷的事更大膽,情節上往更荒謬的情境推進。”
《她的回響》則是一部女性公路片,講述的是一個35歲女性錄音師在路上找到不被定義的勇氣。《小艾》則講述了90年代的上海,一個女人為了追求虛榮的生活選擇欺詐客戶,最終一敗涂地,女主角的境遇和包法利夫人很相似。評委們認為這種處于道德灰度的女性角色很少見,在當下的市場上很具有挑戰性。《舉重若輕》講述的是一個女性舉重運動員的故事。這些故事都從不同切面塑造了女性的多樣性。
在這屆北影節創投的劇本單元中,總共10部參賽作品,單是女性題材的項目就達到了4部,占了將近一半。難怪評委張冀在頒獎時會說:“現在最商業的片子可能不是類型片,不是戰爭片,不是懸疑片,而是女性片。”女性的時代已經到來,女性電影也會受到更多的矚目。但是電影不是光打著女性旗號就能賣座,而是要真正挖掘當下女性的困境,與女性觀眾產生共鳴,才能從海量的影片中脫穎而出。
懸疑片不要為了反轉而反轉
除了女性電影以外,北影節創投上最多的電影類型就是懸疑片。張冀表示,去年北影節創投參賽的769部作品中,超過一半都是懸疑犯罪片,而在去年21個終審路演項目中,含有犯罪、懸疑類型元素的作品有7部之多。
而今年北影節創投懸疑片數量明顯減少了,只有4-5個項目是含有犯罪、懸疑元素的。這種趨勢與電影市場趨勢相關,去年有不少高投資、有明星大腕加持的犯罪懸疑片,最終票房都在1億元左右徘徊,回報率很低,甚至是賠得血本無歸。所以市場對于懸疑片的投資更加謹慎,如果劇本不是足夠好,都不會輕易出手。
今年獲得北影節創投最佳劇本獎的項目是《有限認罪》,導演韓今諒是《送你一朵小紅花》的編劇,這個劇本以“移民困境”為核心,講述了楊雁南為了去澳洲移民,和妻子合謀生下一個陌生人的孩子,來擔保自己獲得綠卡身份,卻意外成為了殺人嫌疑犯,要接受澳洲法庭的審判。評委們看到這個項目時,普遍認為“現在的格局小了”,投資成本500萬不足以拍出一個大格局的電影。
張冀表示:“我們已經很多年沒有看見過關于移民的電影,觀眾是好奇的,那些移民到底怎么生活?劇本中的法庭戲,關于移民條則的戲,實際上都是牽涉到政治和重大議題的東西。這個片子是可以‘以小見大’的。”陳思誠則表示:“一個人如果真正想在海外獲得生存下去的權利,他面臨的困境不只是地域沖突,很多沖突都有挖掘的空間,你們有一個很好的種子,但還欠火候,劇本打磨好了之后可能有五六千萬,甚至更高的投資來找到你們。”
獲得MPA最佳創投項目榮譽的是《不明事件》,講述了:探員邱健突然喪失了辨認面孔的能力,卻擁有了洞悉他人內心的黑暗本能,在和疑犯坤犀斗智斗勇的過程中,他逐漸找到了案件的真相。陳思誠建議導演進一步尋找電影的深層內核:“如果你是想表達原罪的概念,那么表達的東西有些抽象,觀眾容易看不懂。類型片最重要的一個東西,是觀眾看完以后和自我的連接。現在是自媒體時代,話題和情緒很重要,那是觀眾看完電影之后想聊的東西。”
《惡童》是一個將焦點放在“兒童虐待”上的故事,層層反轉后,精英律師揭開了一起7歲女童傷害案的真相。陳思誠說:“ 我覺得你的文本完成得挺好,但沒有驚喜的感覺,包括所謂的反轉。大家現在都在追求反轉,但為什么反轉?不能為了反轉而反轉。”董潤年則建議作者增加可以讓讀者懷疑的煙霧彈。
《賊盜失業聯盟》則用一個有趣的視角,講述了一群因時代變遷而失業的小偷,為了自我救贖和新生活,踏上一場荒誕的反盜竊之旅的故事。陳思誠表示:“目前劇本的主要問題是價值取向不是很明確,男主角在結尾好像沒有洗心革面。我覺得電影是造夢的,電影更要跟民生相關,誰會關心一兩個小偷因為愛情在那繼續偷錢的故事呢?你可以讓這個故事的格局變大,比如之前P2P騙了很多人,可以讓這些小偷行俠仗義,去騙那樣的人,讓這個故事和民生相關。”
這些懸疑片劇本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堆砌的意外過多,會讓觀眾覺得不夠現實。為了反轉而設置的反轉,會讓故事停留在表面的獵奇,無法觸及犯罪者背后深層的社會困境。
想象力是電影的最大優勢
在創投終審路演開始之前,很多公司代表都在猜測,陳思誠最喜歡的項目是哪個?甚至為此下了賭局。但結果很少有人猜對,陳思誠在本屆創投最喜歡的項目是一部想象大膽、帶有哲學思考和文藝氣息的科幻片《宇宙心流指南》。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在自殺前意外被外星人選中,參加能幸免于宇宙末日的生死角逐,最終她在宇宙漂流中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宇宙心流指南》獲得了“評委會特別推薦項目”和“壹同制作特別關注榮譽”,陳思誠頒獎時說:“這次給《宇宙心流指南》這個榮譽,并不是電影劇本有多完整,甚至劇本有很多問題,離可以拍攝的劇本有非常遠的距離,但它之所以打動了所有評審團,是因為它非常新奇大膽的設定和天馬行空的想象,還融合哲學展開了一種當代性的思考。我一直覺得劇本是一劇之本,如果沒有劇本,一切都是空談。我們也發起了一個壹同創作的編劇招募計劃,希望邀請更多有才華的編劇加入到最主流的影視編劇隊伍中,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添磚加瓦。”
本屆還有一個有特色的項目《管中窺豹》,這個項目講述了一群老頭下崗后用鋼管舞開啟了新的人生,獲得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體育專項扶持基金榮譽。梁鳴頒獎時表示:“這個劇本我在復審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刻,它講述了一群被時代遺落的鋼鐵脊梁,用鋼管舞來舞動他們精彩人生的故事。這個劇本用黑色幽默的形式書寫了這些人的精彩人生。”
與去年北影節創投相比,今年青年導演、編劇的創作方向更加大膽了,敢于嘗試更加新奇的題材,在對標影片的選擇上也會更加當下。比如對標《出走的決心》,用女性的視角來打開公路片;對標《漫長的季節》,用老年人的視角打開體育片。這些視角讓我們看到了青年導演的活力。
但今年普遍的缺陷是格局較小,很多故事深入挖掘其實都和廣大的社會議題相關,比如重男輕女、失落的老年人、移民困境、失業困境,但因為故事的切口過小,情節淺嘗輒止,空有話題沒有內容,很容易變成一種個體化的表達,而不具備大眾傳播的屬性。
電影需要具有話題性,但不應該止步于話題性,一部好的電影,能用話題之下的普遍價值觀與廣大老百姓共鳴,就像是《哪吒2》里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無論是社會中哪個圈層的人聽來,都能感受到那種對階級固化、對社會不公、對命運困境的抗爭力量。
所以青年電影人要想打造一部話題性和深度兼具的好電影,還是要走出自我的單一視角,走進生活中去,聽不同圈層老百姓的聲音,感受震蕩在普世中的社會情緒。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好的電影才能應運而生。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