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傲菡 炳欣 鈺晨 姝穎 文倩 記者 張晶)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曲江第二學校孩子們參與了西安植物園舉辦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暨陜西省中小學生自然筆記大賽啟動儀式。
這是一次富有深度的生命科學教育實踐。通過參觀生物標本、學習自然筆記創作方法,學生們以科學家的視角觀察記錄自然生態,將書本知識與真實世界建立連接。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運用科學探究方法,系統記錄生物特征與生態關系,培養嚴謹的科學思維;通過藝術化的自然筆記創作,深化對生命形態與生態系統的理解。
這一過程強化了學生的觀察力與科學素養,更培育了尊重生命、守護生態的價值理念,詮釋了該校"知行合一"的生命科學教育追求,為培養具有科學精神與生態意識的新時代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外在秦嶺四寶科學公園,曲江第二學校的學生們滿懷對自然的敬畏與好奇開啟了一場以“守護生態家園,傳承科學精神” 為主題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在沉浸式探索中,同學們與 “秦嶺四寶” 進行了零距離接觸。在大熊貓館,全球唯一圈養棕色大熊貓 “七仔” 憨態可掬的吃相逗人發笑,科普老師揭秘其 “巴氏亞種” 的獨特特征以及科研團隊二十余年的堅守,孩子們認真記錄 “七仔” 的毛色變化與外形細節;在朱鹮繁育中心,“東方寶石” 朱鹮在春日潭邊舒展羽翼、優雅掠過水面,老師講述其從7只繁衍至 7000 余只的保護奇跡,展現人工繁育技術成果;踏入羚牛圈舍,“秦嶺金毛扭角羚” 山岳般的雄健身姿和古藤虬結的犄角盡顯野性之美;透過金絲猴區觀察箱,金絲猴制作工具取食的智慧與 “哨兵” 嚴謹的社會分工,呈現出一堂生動的靈長類生存課。本次實踐活動深度契合我校 “星光” 校本課程體系,打破學科界限,將生物、地理、科學知識融入實踐,同學們在觀察動物行為時聯系課本知識,結合秦嶺地形分析棲息地分布,在觀察和實踐中思考提問,深度踐行 “用學習的方式改變未來” 的辦學理念,讓同學們領悟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的內涵是自然科學探索之旅,更是一次生態文明啟蒙教育。
曲江第二學校致力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該校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無邊界學習”模式,以“星光課程體系“為依托,整合生命科技、生態文明與跨學科實踐,通過少年科學院、STEM基地等平臺激發學生創新潛能。我們將進一步拓展校內外實踐資源,將科學探究、生態保護與生物、地理等學科深度融合,為培養“身心豐盈、終身學習、全面發展”的未來人才筑牢根基,助力每一位學子在守護綠水青山中綻放生命光彩,在探索科技前沿中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