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靜海 智惠民生
靜海區打造新時代信用建設新高地
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天津市靜海區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將“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融入靜海發展實際,積極探索“信用+”創新模式,推動信用與產業升級、社會治理、民生服務深度融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制度筑基,構建信用建設四梁八柱
我區以新質生產力理念為引領,聚焦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領域,建立跨部門信用信息共享機制。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信用數據“全流程可追溯、全鏈條可監管”,全區歸集信用信息超700萬條,覆蓋企業、個體工商戶、自然人等主體,建成覆蓋全區的“信用靜海”大數據平臺。推出“信用修復綠色通道”,2024年共為200余家企業提供信用修復服務,完成信用修復245件,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二、科技賦能,打造智慧信用新生態
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我區建成全國首個區縣級政務服務智能中樞。該系統整合工商、稅務、司法等多個部門數據資源,構建起覆蓋全區市場主體和居民的信用畫像體系。通過自主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為我區量身定制了“靜海區智慧融資助手”“有害信息識別助手”“靜海區惠企政策智能客服”“靜海區政務服務AI客服”,形成靜海區政務大模型應用矩陣,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開創全區智能政務新局面。
三、區域協同聯動,共筑京津冀信用生態圈
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與河北省石家莊市、滄州市、唐山市、保定市簽署信用共建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合作協議,各地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優勢互補、務實高效、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為基本原則,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共享、品牌共鑄等方面的溝通合作,努力成為守信聯合激勵、優化信用環境的合作樣板。我區與河北省滄州市青縣開展“信用+”惠民應用場景異地互認,天津“海河分”和青縣“獅城分”分別達到650分以上的市民可以享受兩地的惠民應用場景的相應優惠,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經濟發展,構建跨區域文旅信用合作“朋友圈”。
四、惠民助企,培育誠信發展沃土
我區積極拓展信用惠民場景,共在10領域開展惠民場景18個,讓群眾切實享受信用紅利。通過天津市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幫助有貸款需求的中小企業與銀行進行對接,累計為2700余家企業服務,解決貸款需求140余億元。
我區信用建設已從單點突破走向系統集成,從政府主導轉向全民共建。未來,我區將持續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口,讓“誠信靜海”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核心競爭力、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金鑰匙。
來源:區發展改革委
一鍵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