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斯一家五口剛到印度,莫迪政府馬上就對中國出手了。回看中國駐印度大使的警告,真是有先見之明。
(萬斯剛到印度,莫迪政府就對中國商品動手了)
當地時間4月21日,印度突然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
印度財政部在一份官方命令中表示,該關稅即日起生效,有效期為200天,除非提前被撤銷、取代或是修訂。
“即日起就生效”,莫迪政府怎么那么著急?雖然莫迪政府在這份聲明中,并未直接點名中國,但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鋼鐵出口國。
外界都看出來了,莫迪政府針對部分進口的鋼鐵產品征收關稅,實際上就是在針對中國的鋼鐵產品。
此時此刻,美國副總統萬斯剛剛抵達印度。《今日印度》稱,萬斯一行當天上午抵達新德里,開啟對印度為期4天的首次官方訪問。
萬斯剛到印度,莫迪政府就對中國鋼鐵產品出手了,哪來這么巧的事?
幾天之前,美媒還曾放出消息,特朗普政府正試圖脅迫他國限制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以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出莫迪政府意欲何為了。
(莫迪跟萬斯一家表現得很親近)
不過是為了趕在萬斯訪問的這個時候,借著對中國商品下手給美國投名狀,以增加自己跟美國的談判籌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那么莫迪此舉,會對中國鋼鐵出口產生多大的影響呢?答案是沒什么影響。
公開數據顯示,印度是中國第九大鋼鐵出口國,2024年中國出口鋼鐵1.11億噸,其中對印出口約300萬噸左右,僅占2.7%。損失這點市場,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考慮到莫迪政府加的還是“臨時關稅”,可以說是主打情緒價值的一招,
莫迪政府不希望被美國完全拿捏,所以選擇拿依賴性不高,市場占有率小的中國商品開刀,一方面自己的損失比較小,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過度刺激中國。
就在前一天,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才剛剛提醒過印度,在美國的霸凌和霸權面前,妥協和退讓沒有出路,中印有責任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和保護主義。
這印度倒好,中方話音剛落,他們馬上就出臺了這么一份關稅政策。不得不感慨中方真是有先見之明,太了解印度了。
不過中方丑話也說在前頭了。同樣是在這一天,我商務部發言人強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將采取對等的反制措施。
莫迪政府把中方的警告當耳旁風,也是首個配合美國設置貿易壁壘,對中國商品出手的國家,哪怕造成的損失有限,但這畢竟開了一個很壞的頭,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中國駐印度大使)
中印關系好不容易得到些許改善,莫迪政府又搞出這事,果然不能對印度抱有太大期望,印度還是那個印度。
另一方面,這也有印度的小私心。
印度鋼鐵部部長庫馬拉斯瓦米在一份聲明中聲稱,該措施旨在保護印度國內鋼鐵制造商免受進口激增的不利影響,并確保市場公平競爭。
印度一家領先鋼鐵企業高管則妄稱,全世界都受到中國進口商品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所以說到底,印度不過是擔心中美貿易戰開打后,中國賣不到美國的商品可能會涌入印度市場,從而打擊印度制造業的發展。
最近印度輿論也很躁動,他們認為,中美關稅戰開打后,將會給印度制造業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印度人已經開始在幻想,各大外企會不會紛紛來印度設廠,以取代中國制造業的地位。
(印度人已經開始在想象外企來印度設廠)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印度制造業這幾十年的發展,也是受益于全球化以及這套自由貿易體系。
然而現在莫迪政府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配合美國制造貿易壁壘,破壞這套自由貿易的規則,必然也會給印度的制造業帶來更多不確定的因素。
當特朗普政府養成習慣,動輒就使用關稅手段來強迫他國達成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議時,印度必然也是那個會死得很慘的國家之一。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印度走的本就是發展制造業大國的路線,就注定了印度對美出口必然要形成貿易順差。一旦美國養成習慣,印度遲早有天也會被拿來開刀。
印度現在配合美國制造貿易壁壘,就是在為未來的自己埋下大患。
印度此舉也在提醒著我們,千萬要收緊中企對印度的投資,我們的一些核心產業,最好就不要到印度投資了。
現在印度還沒發展起來,就已經處處跟中國作對,配合美國打壓中國,更何況發展起來后呢?
顯然印度一旦發展起來,第一個針對的就會是中國,中企前往印度投資,幫助印度發展制造業無異于“自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