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蔣萬安拋出“倒閣”說,臺中市長盧秀燕態度引起外界好奇。但據知情人士指出,盧未明確表態,是因為考慮“倒閣”并不操之在國民黨之手,若要通過,還得有民眾黨的支持,才過得了立法機構二分之一通過的門檻,最后甚至也要賴清德同意解散重選才行,這無疑將讓目前的政局更亂,也偏離了她一直以來著眼于民生的施政思考。
為了國民黨多個縣市黨部發起罷免活動卻被檢調搜索偵辦,盧秀燕近日嚴厲批評,認為不該因此“打壓民主”,并呼吁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萬萬不可”,目的是為了強調不可濫用司法,著眼也是為了人民。
據了解她的人表示,盧秀燕現在最憂慮的,還是美國對等關稅對臺灣企業的沖擊,并認為90天轉眼即到,臺灣若未能做好因應,接下來可能就得面臨企業關廠、裁員的局面,如果民生都顧不好,政黨還沉迷于政爭,即使贏了政爭,又有何利于廣大的社會大眾,民眾能接受嗎?
知情者分析,現實而言,以民眾黨已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言,往后不管誰是黨主席,藍白合都是不可忽視的課題。以大罷免來說,民眾黨尚會和國民黨站在同一陣線,在面對民進黨進擊時,還可共同抵御。若是“倒閣”成立,接下來又得遇到明年的地方選舉,民眾黨可能會在改選中失去席位,甚至為了明年的地方選舉提前布局,民眾黨和國民黨就不是站在一起,甚至難免有傷害。
再以臺中而言,若是大罷免,盧秀燕要顧的,也許僅是“2加1”3席,但若是“倒閣”,她得負起全面輔選責任。若要全面施力,不僅工程浩大、不見得穩操勝算,還顧不上照顧企業、民生,變數實在太多。
所以,即使臺北市長蔣萬安登高一呼,提振了國民黨的士氣,但既然“倒閣”不必然操之在己,也許在提振了士氣之后,回守陣線,重整隊伍,還是較為現實的做法。
不過,對于“倒閣”成敗,臺灣《聯合報》在日前社論中提出了不一樣的思考,認為,蔣萬安號召“倒閣”的正當性,在凸顯大罷免不公不義。
社論談到,“倒閣”若要成功,國民黨仍需藉助民眾黨的支持,才能有過關機會。為此,國民黨和民眾黨高層今天將展開協商。民眾黨目前對“倒閣”仍持觀望態度,其原因不難想象:一旦“倒閣”過關若賴決定解散“立院”全面改選,民眾黨能否確?,F有的八席不分區席次,仍在未定之天。然而,柯文哲遭惡意羈押已九個月,民眾黨一再控訴司法不公;在此情況下,若仍小心翼翼死守自己席次而不敢作為,不怕被支持者看扁嗎?
如果藍白能聯手合作,兩黨都沒有跑票,“倒閣”勢必能過關。事實上,數月前在野黨即有人提過“倒閣”之議,但當時大罷免還未成氣候,在野黨若驟然“倒閣”,手段和目的似顯得不太相稱,因而擱置。當時綠委還連諷帶刺,譏嘲“國民黨不敢”、“好膽你倒”,認為國民黨的行動力不足懼。
而今時移勢易,情況已截然不同。其一,在府院黨全力發動下,惡意渲染在野黨刪減總預算的做法,甚至將藍白陣營都說成是“XX同路人”。相形之下,國民黨顯然低估大罷免效應,未繃緊神經應對。
其一,大罷免野火燎原,已形成罷藍35對罷綠15的不對稱形勢,這幾已是另一次全面改選。其二,在此期間,賴當局的威權手段愈發不加節制,除不斷利用“反中”塑造政治恐怖氣氛,更肆無忌憚地出動司法鷹犬逮捕罷綠連署負責人,甚至直接針對國民黨地方黨部而來。在這種情況下,在野黨再不起而對抗,就只能看著行政濫權的天羅地網四面八方撒下。
重點是,一旦“倒閣”開始發動,就能凝聚反對大罷免民眾的能量,將政治焦點導向賴清德的施政無能及不公不義;即使大罷免仍持續,綠營的詭辯就會被戳穿。事實上,若能推倒缺乏行政效率的卓榮泰,對受不了卓內閣的民眾而言,就是一種鼓舞。當賴清德被迫要在“換閣揆”或“解散立院”之間作抉擇,無論他作何選擇,都是在野黨直攻他顢頇、自私的絕佳時刻。
最重要的是,以目前的情況而言,大罷免被執政黨肆意操弄,已面目全非,在野黨需藉此機會凸顯綠營發動大罷免的荒謬。選舉結果反映的是選區的全民意,但罷免卻僅需四分之一票數即可罷掉當選人;這種用少數票數來扭曲民意代表性的手段,當然違反民主精神。尤其,民進黨把罷免搞成形同全面改選的規模,已是世界前所未見的丑聞。在這樣的時刻,在野黨若不能振作奮起,那就太懦弱、也太無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