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國際局勢真是越來越讓人捏把汗,尤其是中美關系,感覺就像兩頭大象在房間里擠來擠去,誰也不讓誰。
而俄羅斯的一些智庫放了個大招,說2025年可能會成為一個超級關鍵的年份,甚至在某種情況下,美國和中國可能會直接干起來,動真格的開戰。
這話聽起來挺嚇人,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俄羅斯智庫為啥說2025年這么關鍵?
俄羅斯的智庫可不是隨便瞎猜,他們分析問題還是有點門道的。他們說2025年之所以關鍵,是因為好幾個大問題在這時候可能會攢到一塊兒,弄不好就炸了。
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到現在也沒徹底消停過。雖然中間有過幾次握手言和,但核心問題——比如技術競爭、供應鏈控制、市場份額——一直沒解決。
俄羅斯智庫覺得,到2025年,這場經濟戰可能會更狠。
美國這邊可能會繼續加碼制裁和技術封鎖,想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掐死在搖籃里。
而我國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估計會拼命搞自主創新,靠內需和“一帶一路”撐場面。
這種你來我往的經濟對抗,弄不好就不是光動嘴皮子了,可能真得動家伙。
再看地緣政治,幾個老大難問題到2025年可能會更棘手。
最扎眼的肯定是臺灣問題,美國這幾年對臺灣省的支持是越來越明目張膽,賣武器、派官員過去,擺明了想給我國添堵。中國態度很硬,國家統一是底線,誰碰誰死。
俄羅斯智庫說,如果到2025年,美國真敢在中國臺灣問題上玩火,比如公開挺“臺獨”,那中國絕對會動手,美國要插一腳的話,沖突就跑不了。
還有中國南海,這地方也是個火藥桶。美國老跑來搞什么“自由航行”,中國在島礁上修工事、部署武器,雙方在這兒碰面的次數越來越多,擦槍走火的風險不小。
俄羅斯智庫覺得,到2025年,這塊兒的軍事對峙可能會到頂,任何小意外都能點燃大戰。
軍事方面,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動作都不小。美國在日本、韓國、澳洲這些地方的軍事基地越來越多,航母、戰機滿天飛,時不時還搞個聯合軍演。
我國也不含糊,海軍實力蹭蹭往上漲,導彈技術也越來越牛。
俄羅斯智庫分析,到2025年,兩邊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對峙可能會白熱化,誰也不想退一步。
只要有個小火星,比如飛機撞上了、軍艦蹭了下,立馬就能升級成大沖突。
最后還有個大背景,就是全球秩序的重塑。
現在世界不是美國一家說了算了,中國、俄羅斯、歐盟都在搶話語權。到2025年,這種多極化的趨勢會更明顯。
中美在聯合國、世貿組織這些地方的博弈會更激烈。美國想保住老大的位置,中國想推多邊主義,兩邊理念完全不對付。
這種分歧要是沒處理好,也可能推著兩國往軍事沖突的方向走。
俄羅斯智庫覺得2025年是關鍵年份,是因為經濟、地緣政治、軍事和全球治理這幾塊兒的問題可能會在這時候疊一塊兒,壓得誰都喘不過氣來。
要是處理不好,真有可能打起來。
啥情況下美國會和中國開戰?
俄羅斯智庫說了,美國和中國開戰不是隨便說說,而是得有個前提:美國覺得自己老大的地位保不住了,光靠經濟制裁、政治施壓已經壓不住中國的時候,可能會掏出最后一張牌——軍事手段。
如果到2025年,臺灣真有人跳出來喊“獨立”,或者美國直接站出來說“支持”,那我國肯定不會忍,直接動手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南海這地方也不消停,美國老在那兒晃悠軍艦,說是“自由航行”,其實就是想惡心我國。我國把島礁武裝得跟堡壘似的,誰靠近都不客氣。
俄羅斯智庫說,要是到2025年,兩邊在這兒真撞上了,比如軍艦撞船、戰機擦邊,誰也不肯退一步,那小規模沖突很容易就升級成大戰。
還有一種可能,是經濟戰徹底失控。如果中美貿易戰到2025年變成了全面的經濟脫鉤,美國覺得光靠制裁已經搞不垮我國,可能就會想著用軍事手段來補刀。比如封鎖我國的海上貿易通道,直接掐住我國經濟的命脈。
我國肯定不會干坐著,反擊是必然的,這不就打起來了嗎?
美國在亞太有不少小弟,像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這些國家,到時候也可能被拉下水。
俄羅斯智庫覺得,這種情況也不是沒可能,畢竟美國老愛打著“保護盟友”的旗號到處插手。
美國會咋干?我國咋應對?
美國可能給臺灣塞更多武器,甚至派軍事顧問過去撐腰。在南海和臺海多扔幾艘航母,擺出開打的架勢。
聯合盟友搞經濟封鎖,掐斷中國的能源和貿易通道。拉著日本、澳洲這些國家一起上,形成圍堵中國的圈子。
但我國也不會傻等著挨打,我們會把軍隊現代化搞得更快,隨時能打硬仗。
而要是中美真打起來,那可不是小打小鬧,影響絕對是全球級的,經濟、地緣政治、軍事安全啥都得亂套。
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倆人一掐架,全球經濟肯定得跟著遭殃。供應鏈得斷,貿易得停,金融市場得崩。
中國是“世界工廠”,美國是“世界買家”,這兩邊一停擺,多少國家得跟著喝西北風?
地緣政治上,中美開戰會把世界格局徹底攪亂。多極化可能會加速,俄羅斯、歐盟、印度這些玩家估計會趁機刷存在感。
美國要是打輸了,霸權地位可能就保不住了;中國要是輸了,崛起勢頭也得被打斷。總之,誰都別想好過,全球可能會陷入更亂的局面。
軍事上,中美打起來肯定會帶出一堆麻煩。全球軍備競賽得加碼,核武器的影子也可能冒出來。
周邊國家,比如日本、韓國、菲律賓這些,估計也跑不了,地區沖突可能會跟著一塊兒炸開。俄羅斯智庫警告,這種動蕩可能會讓全世界都睡不好覺。
科技方面,中美要是撕破臉,全球科技圈估計得分裂成兩半。
美國有它的芯片和軟件,中國有5G和AI,兩邊互不合作,弄個“科技冷戰”。這對全球創新肯定不是啥好事兒,可能好多技術進步都得慢下來。
還有個大問題,就是環境和氣候變化。中美要是忙著打架,誰還有心思管碳排放、全球變暖啊?
本來全球合作就挺難的,這下更沒戲了。俄羅斯智庫覺得,這可能是最讓人頭疼的后果之一。
咋才能不打起來?
俄羅斯智庫也不是光嚇唬人,他們也給了點建議,說要想避免中美開戰,還得有點辦法。
首先,兩國得多聊聊。領導人得經常碰個面,把大事小情攤開了說,別老憋著猜來猜去。誤會少了,火氣自然就小了。
軍事上也得有點透明度,比如搞點聯合演習、軍事交流啥的,讓兩邊都知道對方底線在哪兒,別老瞎猜瞎試,弄出個大烏龍。
還有就是找點共同利益,比如氣候變化、反恐、防疫這些事兒,中美要是能一塊兒干點啥,關系也能緩和不少。
聯合國、G20這些組織也得站出來,推著中美多合作,別老對著干。國際社會一塊兒使勁兒,總比兩國單打獨斗強。
經濟上也得想辦法,比如簽點多邊貿易協定,少點摩擦,多點合作。兩邊都能賺到錢,誰還愿意打仗???
俄羅斯智庫說,白話說就是:大家多溝通、多合作,別老想著斗來斗去,和平才是硬道理。
參考資料 俄媒對2025全球戰爭與局部沖突預測 中美關系關鍵轉折點 中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