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激光雷達龍頭的禾賽科技將目光瞄向了龐大的機器人市場。
4月21日,禾賽科技CEO李一帆在技術開放日上表示,車載激光雷達正從“可選功能件”進化為“必選安全件”,激光雷達已經跨過滲透率的鴻溝并走向標配。
禾賽科技CEO李一帆
李一帆以一組數據揭示了行業的巨變:2024年15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激光雷達滲透率為25%,2025年將達到40%;針對全部價位新能源汽車市場,預計2025年激光雷達滲透率將突破20%(2024年為13%),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56%。
在李一帆看來,激光雷達從“可選功能件”逐漸變為“必選安全件”——其核心價值在于解決了攝像頭在極端場景下的天然缺陷,如昏暗光線、低反射率物體、強光干擾等,是輔助駕駛不可或缺的安全冗余,“解決的就不是99%的問題,而是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問題。這些問題因其他方案失效而導致。我們看到各種各樣在輔助駕駛過程中機器犯的錯誤,這將長期存在,大家應該接受這個現實?!?/p>
激光雷達成為標配,不僅是因為裝車量的大幅提升,而且還在不斷下探至更低的價格區間。
李一帆稱,禾賽用了8年左右的時間,將激光雷達的成本砍掉了99.5%。
技術開放日上,禾賽發布了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達感知方案“千厘眼”,并正式發布了新一代車規級激光雷達產品ETX車規級超遠距激光雷達、AT1440車規級超高清激光雷達和FTX車規級純固態補盲激光雷達。李一帆介紹,公司將于2026年交付針對L3級自動駕駛汽車的下一代激光雷達ETX,其探測距離將達到400米左右,是其暢銷產品AT128的兩倍。
面對高度“內卷”的汽車市場,李一帆坦言,車企和供應商都面臨著很大的成本壓力,解題思路一個是出海,另一個則是機器人業務,“機器人行業最美妙的一點就是它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因為它有不同的應用領域?!?/p>
他表示,公司在機器人激光雷達賽道上具有強大的領先優勢,“機器人做核心研發的團隊遠小于車載,因為其本質是車規能力的下放。說‘下放’可能對機器人客戶有點不尊重,但是實際上,質量體系能力、成本能力方面確實是一個下放。我們本質上一直是這個行業最大的玩家,能把我們最核心的能力不斷復用?!?/p>
禾賽科技機器人感知業務副總裁劉興偉表示,機器人激光雷達主要應用場景非常豐富,2029年,機器人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會超100億元。
據介紹,在機器人領域,禾賽的激光雷達產品廣泛覆蓋移動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清掃機器人、割草機器人等多個高增長市場。公司與追覓割草機器人、九識無人車、群核科技、維他動力、宇樹機器人等業內領先的機器人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針對剛剛結束的機器人馬拉松大賽,李一帆回應說,從自己曾以機器人為科研方向的立場來看,這場比賽出現了很多問題,但不能證明是機器人的能力不行,因為參賽的機器人并非被設計用于跑馬拉松的,其熱管理、耐久性等都不同,甚至需要背著電腦去參賽,這不是一個成熟體系,以這一維度評價機器人產品略顯不公平。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禾賽營收再創歷史新高,達20.77億元,穩居行業榜首;年度交付量連續4年翻倍。截至2025年底,禾賽科技年產能規劃將達200萬臺,公司預計今年全年交付120萬至150萬臺,機器人領域激光雷達交付量預計將達近20萬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