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的課本是個什么樣子?這里向大家展示了文革中的部分課本的部分內容、目錄、封面。
看起來似乎很可笑,但是當年有幾個人笑過?同樣,若干年后,我們看今天的某些事物,是否也會覺得很好笑?還是一位網友說得好:你看什么樣的書,你基本就成什么樣的人。所以,我們當要理解我們的父母,他們價值觀形成的年代,讀到的就是這些。
長期以來,即便一個村支書、生產隊長,也擁有對全村所有村民無可爭辯的絕對管轄權。得罪了生產隊長,就等于得罪了整個世界,因為你不可能在沒有介紹信的情況下另謀生路。
一個沒有身份、沒有檔案、沒有介紹信的人,幾乎就等同于一個絕望的逃犯。也就是說,你甚至連背井離鄉、風餐露宿的最后一點權利都已經被剝奪殆盡,這才是對立于蒼茫天地間一個個生靈最最殘忍的終極鎖定。
改革開放也許是中華民族兩千年歷史上極為珍貴一段經歷,是中國人理性精神和自由品格最富有世界意義的進步。
在這次革命性的變革中,以最開放的胸懷引領了這場以人為本的偉大解放。比高樓大廈崛起更重要的,是理性和常識的回歸。比商品堆積如山更珍貴的,是尊嚴和自由的重建。
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一書中寫道:“在歷史中也像在藝術和生活中到處遇到的情況一樣,那些難忘的時刻并不多見。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p>
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主要不是燈火闌珊的不夜城,甚至也不僅是立于世界的自豪感,而是那些留在我們自由而奔放的靈魂里的,如同河流留給山川的,潤物細無聲的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