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決定你晚年生活質量的,從來不是這兩天市場的紅綠燈,而是你有沒有早一點、穩一點地開始存養老金。
那么,在愛爾蘭生活,到底得存多少錢,才算“夠退休”?有個簡單公式:退休后的年收入,最好達到你退休前年薪的一半。如果你年薪8萬歐元,退休后想過得體面,最好每年還有4萬歐元進賬。
愛爾蘭國家養老金大概能給你1.5萬歐元,剩下的缺口要靠你自己攢——每年還得補2.5萬歐元。那怎么算?理想養老金儲蓄金額是40萬到60萬歐元。
這個數字嚇到你了嗎?別怕,我們來做個“現實版打工人計劃”:
25歲開始存,每月只需300歐元(考慮稅收減免后,實際才花164歐元);
35歲開始存?對不起,要漲到500歐元;
45歲才開始?你可能得咬牙每月拿出1,000歐元。
所以說,“理財要趁早”真的不是一句空話。比起“發達國家貧富差距”“經濟周期規律”這些大詞,能在你退休那天保你不慌的,是那個你25歲時攢下的第一個100歐元。
而且愛爾蘭的養老金儲蓄還有超值“稅務三連擊”:繳費時可省稅、投資增長免稅、退休時還能領25%的免稅大紅包。這在別的投資產品里幾乎找不到。
過去30年里,主動管理型養老金基金年均回報率約為8%。意思就是,如果你堅持每月存250歐元,30年下來本金10萬歐元,有望變成50萬歐元。整整翻了五倍!這可比你在咖啡店里和“通脹”死磕劃算多了。
但問題也來了:太多人根本沒開始。五分之一的成年人連個養老金賬戶都沒有。更扎心的是,其中女性比例更高——也就是說,老了以后,女性不僅活得比男性久,還可能活得更“窘迫”。
更雪上加霜的是,三分之一的養老金持有者竟然“不知道早點交養老金有多重要”。難怪現在愛爾蘭政府急著推廣“自動加入”計劃,想強制把80萬沒養老金的人統統拉入局。
“我都30多了,還來得及嗎?”,答案其實很簡單:是的,還來得及。而且你越拖,成本越高。
早點開始繳養老金,是你能做的最聰明的決定之一。甚至就算你每月只存一小筆,時間+復利+稅收減免,都會讓你的養老金悄悄長大,長到你退休那天發現——哎呀,還真能過上想象中的晚年生活。
最后,再說點現實的:你什么時候能退休?大概率不是65歲。雖然Bismarck在19世紀就定下了這個數字,但那時的人根本活不到65歲。
現在不一樣了,愛爾蘭女性平均能活到84歲,男性也能活到81歲——這意味著,你得準備過20年“沒有工資”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