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連載漫畫《我所看到的未來》中,對于2025年7月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預言。
據說,龍樹諒可以夢見未來,她把自己夢到的一些場景畫成了《我所看到的未來》這本書,其中主要有15個預言,目前已經應驗的有13個。雖然有人分析說她的這些預言其實比較勉強,但她關于2025年7月地震的預言,還是引發了關注,龍樹諒還夢到過自己的葬禮,是在7月15日,但具體年份未知。
日本政府2025年1月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該區域未來30年內發生8級以上地震的概率從70%升至82%,死亡人數或達29.8萬,與龍樹諒的預言似乎形成了微妙的呼應。
在《我所看到的未來》中,被認為精準命中的預言包括:
1996年,龍樹諒夢見“2011年3月大災難”,后追加“東日本”細節,與現實中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高度吻合。
1995年,龍樹諒夢到全球街道空無一人,被認為與2020年疫情封城的情況相吻合。
不止一位著名預言者的預言指向了2025年的災難。
保加利亞的盲眼預言家巴巴萬加,曾成功預測了911恐怖襲擊、戴安娜王妃的死亡等標志性事件。在1996年離世前,她留下了關于2025年的警示:世界范圍內地震頻發,歐洲將陷入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全球經濟將陷入災難。
通過占星精準預言了新冠疫情的“印度神童”阿南德則認為,2025年是人類邁入新紀元的關鍵節點,2025年3月之后地質活動趨于頻繁,亞洲可能面臨重大自然災害,全球秩序將發生深刻變革。
為什么未來會被看見?或許是因為“時間”的概念本來就不存在。
在普通人的認知中,時間是朝向一個方向的,也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但這只是人類通過自身感官的作用所體會到的,從更高的維度看來,或許“時間”根本就沒有方向可談,過去、現在、未來或許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未來就可以被感知。
聽到這些可怕的預言,人們難免會覺得恐慌,但也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些看到的“未來”或許是不確定的。
日本天文學家木內鶴彥曾在瀕死體驗中看到未來,他看到年老的自己正在教授一群孩子觀察宇宙,但這個畫面是半透明的,下面若隱若現的是一片城市的廢墟。
也許,通過每個人在當下的努力,會改變貌似已經確定的未來。又或許,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經發生。
我最早對死亡產生恐懼,就是在很小的時候看了諾查丹瑪斯關于1999年世界末日的預言之后,我哭了好幾天,覺得自己即將還來不及好好體驗生命就死去,特別不值得。也就是這個契機,讓我開始對探索生命奧秘這件事產生興趣。
關于世界末日的恐懼,其實是建立在“這具肉身是我所擁有的全部”的基礎之上,但這具肉體并不是“我”,只是一個頭腦的幻覺罷了。
肉身有生有死,地球有開始就有毀滅,一切都是能量的組合,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所謂的“末日”,只是從一種狀態轉到另一種狀態,永遠不會消失。如果是這樣,就沒有什么可恐慌的,而這“恐慌”也是“小我”的頭腦所制造出來的概念罷了。
關于災難的預言,可能是在提醒人類:現在已經到了意識轉變和覺醒的時刻了,改變意識,才能應對外界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
如果感覺焦慮、恐慌,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不管外界怎么樣,此刻以感恩富足的心態好好生活,做好此刻需要做的事,發生的所有好的不好的事,單純地接受就好。
這一生只是來學習的一個階段性的旅程,生命的安排不會犯錯也沒有什么不公平,該來就來,該走就走。認清真相了,地球再怎么變化便也無所謂。
如果一個人做到了改變心態,多些平靜少點欲望,是可以幫助到環境轉變的。扭轉地球危機的關鍵,就在于更多人的覺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