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北京科技大學第十二屆貝殼青年藝術節開幕式暨學生舞蹈團2025年《舞往》舞蹈專場演出在我校教職工禮堂順利舉辦。我校學生舞蹈團、U.F.crew街舞社、教師舞蹈團為全校師生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來自北京科技大學團委、教務處、保衛處、教工部和各學院的領導們與300余名學生現場共同欣賞了本次舞蹈演出,演出同步進行線上直播,校內外近兩千名觀眾在線觀看。
本場演出分為《鑄:溯源》《淬:織境》《融:溢彩》三個篇章,結合不同民族的舞蹈特色,以沉浸式的舞蹈表演形式,充分展現了匠心古意在中華大地的傳承與今日華章。
開場舞《花腰傣》將傣族“三道彎”的柔美身姿與爵士的爆發力熔鑄一體,將觀眾帶入古老文明與現代潮流的時空中。
第一篇章《鑄:溯源》
學生舞蹈團表演的《裙幄宴》,紅裙遞相插掛,展現了大唐盛世的繁華。
獨舞《原上草》通過擬象幻化成植物,表達了對草原生機勃勃、孕育生命的贊美。
作品《洛春賦》《湘君湘夫人圖》《雙生蓮》用藝術之美傳遞華夏之章,用絕美禪意弘揚傳統文化。
教師舞蹈團表演的《踏歌》用靈動的肢體語言勾勒出華夏文明"以歌詠志,以舞傳情"的浪漫情懷。
學生舞蹈團表演的藏族舞蹈《天浴》展現了藏族文化中蘊含的美與純凈。
第二篇章《淬:織境》
U.F.crew 街舞社帶來的《偶像萬萬歲》以一首經典的青春之歌詮釋了青春的熱血與張揚。
學生舞蹈團表演的舞蹈《能不憶江南》從錫劇“瞧郎扇”中獲取靈感,營造出詩畫江南的獨特意境
《竹林深處》一屈一伸間盡顯傣家少女的婀娜與俏皮,一舉一動間勾勒傣家風情的柔美與靈動。
《扎木念一亞吉查姆》《又見盅碗舞》《抬龍王》等表演舞出了中華民族的氣勢,舞出了北科人的精氣神。
第三篇章《融:溢彩》
作品《林鳥趣話》《雨后》《邵多麗》既有漢族舞的寫意林間生靈,也有傳世之作佳話《白蛇傳》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浪漫,還有傣族少女追逐春天的夢。
漢族舞《細雨屋前》以一顰一動勾勒江南煙雨,將細雨屋前的靜謐與靈動化作一幅流動的水墨畫卷。
《石榴花開》用蓬勃朝氣詮釋著對民族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U.F.crew 街舞社的《Debut》融合美式街舞與現代編舞,以蓬勃朝氣織就這支青春序曲。
在視聽盛宴的尾聲,學生舞蹈團給我們帶來的《你要跳舞嗎》將現場氣氛被推到高潮,觀眾振奮不已,掌聲經久不息。
北京科技大學學生舞蹈團是一支歷久彌新、溫暖凝聚的隊伍,由一群熱愛舞蹈、樂觀溫暖的學生們組成的大家庭。多年來,舞蹈團始終秉持“嚴格訓練、不斷創新”的優良傳統,在新年晚會、校慶晚會等大型活動及北京大學生舞蹈節等各級比賽中戰績傲人,贏得了學校各級領導、師生的高度贊譽。2023年,舞蹈團以作品《那些時光》在北京市大學生舞蹈節斬獲金獎。
北京科技大學教師舞蹈團成立于2022年,由路新教授牽頭創建并擔任首任團長,青年舞蹈家張雅潔老師擔任首席指導教師,北京舞蹈學院考級院高級教師劉思夢擔任指導教師,現有來自多個部處機關和學院的20余位老師加入。舞蹈團旨在通過舞蹈運動和形體訓練增進相互交流,通過排練和表演展現高校女教師的朝氣、活力與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
U.F.Crew街舞社是我校社團中資歷最深的大型社團之一,這里聚集了一群咱們北科大最具活力與激情的熱血少年,他們活躍在學校大大小小的文藝活動,用街舞向全校詮釋著青春的自由與熱愛。
本次專場演出是第十二屆貝殼青年藝術節“活力藝彩 美潤校園”藝術展演系列活動之一,涵蓋多民族、多舞種表演類型。舞技高超、編排精妙,充分展現出學校藝術教育的高水平和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以及當代北科大青年昂揚奮發、青春向上的精神風貌。
未來,學校將繼續秉承“科學與藝術共融、人文與創新并存”的藝術教育理念,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營造“一二課堂兩翼齊飛”的文化氛圍,引領青年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對全國廣大青年寄語精神,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近期專題 歡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體工作室
來源 | 校團委青年文體活動指導中心
責編 | 芯芯
校核 | 小丸子
值班編委 | 李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