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魏官紅
當地時間4月21日,美國商務部宣布了其對來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光伏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組件)的反傾銷稅(AD)和反補貼稅(CVD)調查的終裁稅率。
根據媒體披露,其中,對東南亞四國太陽能產品的反傾銷稅最高至271.28%,具體取決于企業和國家。反補貼稅在14.64%至3403.96%之間。
SMM(上海有色網)光伏高級分析師毛婷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據SMM了解,自美國對東南亞進行雙反調查以來,中國企業在東南亞的電池組件開工率受到一定影響,加速產能轉移至印尼、老撾及中東等地。”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咨詢專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會推高美國組件價格。(美國)當地可以有近一半供應能力,但一體化產品成本接近2元/瓦。東南亞產組件成本比中國內地高20%~30%,各項關稅在60%~80%的地區還是可以出口美國?!?/p>
中國產品成本控制領先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2024年12月發布的文章,其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建立成本模型。根據測算,2024年12月,硅料成本(不含折舊)為34.368元/千克;硅片成本(不含折舊)為0.124元/瓦;電池成本(不含折舊)為0.264元/瓦;一體化組件成本(不含折舊)為0.605元/瓦。而一體化組件成本(含稅、含最低必要費用)為0.692元/瓦。
以0.692元/瓦計算,國內一體化組件成本不足美國光伏組件成本的四成。即使東南亞組件成本高于中國,但也遠低于美國一體化組件成本。
天合光能工作人員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稅率調整)短期影響肯定是有的,供應鏈需要重構,一些不在雙反四國中的產能會有優勢,比如印尼、老撾。理論上來說,美國國內的組件價格應該會上漲,但這個現在還沒法做準確的判斷?!?/p>
在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披露之后,InfoLink曾于4月10日發文表示,單以稅率來看,土耳其、印尼與印度輸美之光伏電池、組件理論上最具優勢,輸美仍具性價比,但實際上,輸美供給仍須考慮到各國電池實際產能,例如印度、土耳其因本土電池產能較為稀缺,甚至不足以供給當地組件端。
那么,美國本土產能可以支撐其本土需求嗎?天合光能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美國本地產能方面,組件大概能滿足50%的需求,而電池只能滿足20%至30%的需求。”
另據InfoLink,對于美國光伏市場來說,電池產能不足是當前關鍵問題。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組件產能達50.5GW(吉瓦),但本土電池產能僅有2.3GW,排除薄膜組件產能后,美國仍有約37GW的電池產能缺口。
因此,InfoLink認為,預期美國仍需進口印尼、老撾產品,但假設印尼、老撾無法完全支撐訂單需求,推測部分可能還得從印度或有雙反稅率的馬來西亞進口,總體來看,稅率上升勢必將推高美國光伏項目成本,供應鏈價格可能也需調漲以應對關稅壓力。
光伏制造難以回流美國
美國此次對東南亞四國加征反傾銷稅、反補貼稅,是否有助于光伏制造業回流美國?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在對內對外政策反復無常和需求預期混亂的氛圍下,美國本土光伏產能建設進度慢于預期,截至2025年1月,其硅料、硅片、電池、晶硅組件本土產能分別約21GW、0、2GW和35GW,且供應鏈配套短板明顯。
可以看出,美國在硅片、電池片領域產能規模尤為落后。那么,美國的關稅政策,是否有助于光伏制造企業在美國建廠呢?
事實上,在美國建廠成本也相對較高。毛婷婷表示:“美國當前電池生產成本約為中國的2至3倍,當所謂‘對等關稅’實施后,供應鏈成本將繼續增加,當地光伏電站開發收益將受到非常大的挑戰。(其增加關稅的行為)到底是推動制造業的回流還是抑制了美國當地光伏市場發展的活力?”
美國建廠成本不僅高于中國,也大幅高于中東地區。根據鈞達股份2024年11月公告,其擬于阿曼投資建設年產5GW高效N型電池產能,投資規模為2.8億美元。照此計算,1GW光伏電池片產能的建設成本約為0.56億美元。
而據阿特斯2023年10月公告,其擬建設美國阿特斯年產5GW高效N型電池片項目,預計總投資約為8.39億美元。照此計算,在美國建設電池片產能的成本是在阿曼約三倍。
或因于此,中信證券預計,美國對光伏供應鏈的進口依賴將從組件部分轉移至硅片、電池及上中游輔材等環節,光伏制造“回流”進程充滿不確定性。同時,由于美國薄弱的光伏供應鏈進口依賴度高,高關稅或進一步推升其本已較高的制造成本,而加大本土產能經營風險。若高關稅政策持續,或將導致美國光伏產業陷入“高成本-低需求-投資萎縮”的衰退螺旋。
盡管美國政府鼓勵本土制造,但目前美國本土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尚不足支撐市場需求。若高關稅導致價格上漲,或導致美國光伏行業增長疲軟。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正在崛起。據InfoLink,中東與印度市場正在快速成長。2025年,兩區域光伏需求年增率超過30%至50%。此外,東南亞與非洲市場持續發展,隨著綠色能源投資增加,當地光伏與儲能需求持續攀升。
因此,InfoLink認為,印度、中東、東南亞與其他新興市場的崛起,將能抵消短期美國市場因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需求放緩的影響,持續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動能,確保光伏與儲能行業的長期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