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海軍成立第76年,成都艦不只是大國重器,也可以是流動的思政語文課堂。 4月22日,來自成都五所學校的近40名學生走進成都艦。這一刻,內陸與深海同頻,艦上的汽笛聲與校園鈴聲共振。在藍天大海之間,艦艇化身流動的課堂。 城艦同育,這是一門切實感受國防教育的成長課,學生們沉浸式參觀,聽艦員講解人在前甲板上講使命擔當,聽學校語文老師與成都艦川籍軍官同講思政語文課。 課程最后,學生們寫了一封給未來的自己的信,為強國強軍事業撒下青春的種子。
▲成都艦艦員歡迎學生
“零距離”感受大國重器
在前甲板講使命擔當 在艦訓前講榮譽過往
4月22日,37名學生走進成都艦,他們來自成都市龍泉驛區第四小學校、成都市第二中學、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學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小學北區學校、四川大學附屬中學等五所學校,涵蓋小學到高中。此時此刻,來自成都的學生們站在承載著強國夢想的成都艦上,以赤子之心共赴這場蔚藍之約。
成都艦艦員們早已等候,向每一位學生發放了國旗和海軍旗,還準備了印有大熊貓圖案的成都艦貼紙。
思政語文課開始前,成都艦艦員化身講解員,帶著學生“沉浸式”參觀成都艦——在前甲板講使命擔當,在通道內講戰斗精神,在駕駛室講制勝密碼,在艦訓前講榮譽過往。
▲成都艦艦員歡迎學生
參觀過程中,來自成都市龍泉驛區第四小學校的小學生楊家懿、羅培洋格外興奮,倆人既是學習中的好伙伴,又是生活中的小軍迷。“這是主炮,這是副炮,很壯觀也很雄偉,非常驚艷!我從知道要上成都艦時,就很興奮,每天晚上都激動得睡不著。”羅培洋提前做了不少功課。“我長大要當海軍,我一直特別喜歡海軍?!?/strong>楊家懿很激動。
▲成都艦艦員歡迎學生
學生中,穿著迷彩服的許妙言格外顯眼。他是四川大學附屬中學空軍青少年航空學校的高一學生。他的爺爺就是一名鐵道兵。“我很激動,第一次踏上成都艦感覺非常榮幸,實地感受到國家軍事力量發展的強大。”
▲許妙言
許妙言的志向是飛行員,“海天一家,這次上成都艦看到很多平時學習中熟悉的元素,像是艦上的隊列、口號,我都很熟悉,但相較于課堂,實地感受又很不一樣?!?/p>
在艦內,學生們和艦員還一起做手工,制作了三星堆青銅面具的手工制品。在后甲板,學生們也為成都艦艦員們準備了節目,獻上了一些禮物。成都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周鈺涵,給成都艦和成都艦艦員們帶來了一幅成都艦的畫。“這幅畫是我一個同學畫的,很遺憾他今天沒有來到現場。我今天看到成都艦很激動,感受到國家的日益強大?!?/p>
艦艇變課堂
一堂駛向深藍的思政語文課 讓國防教育可感可知
4月22日,在成都艦上,成都市委宣傳部和成都市教育局聯合打造的“思政行且知”實踐課堂,由成都教科院附屬龍泉學校語文老師羅婷婷、成都艦四川籍軍官何垚共同主講,帶來了這一堂駛向深藍的思政語文課。
▲羅婷婷
這次思政語文課的課文叫《一著驚海天》,作者用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過程。在藍天大海之間,于成都艦之上,國防教育變得可感可知。
▲思政語文課課堂
“明天,也就是2025年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76年風雨征程,從白手起家到艦陣如虹,人民海軍逐夢深藍不斷增添了新利器?!绷_婷婷希望,這堂課能激發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
成都艦四川籍軍官何垚分享了她的參軍故事,這一刻,城市與戰艦的精神共鳴。“未來,你們可能成為科技先鋒,推動‘中國創造’;或投身教育,傳承文化;或穿上軍裝,保家衛國。也許有同學還在尋找夢想的路上,只要保持熱愛,堅持奮斗,未來必將如星辰大海般璀璨!”
課程最后,37名學生寫了一封信,收件人是未來的自己。
▲學生們給未來的自己寫信
近年來,為探索思政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教育局共同推出了“成都市大中小學思政行且知實踐課堂”項目。項目研發和授課團隊由成都市語文教研員、思政專家和中小學一線語文教師構成,在3~9年級語文課程中融入思政育人的元素,開發了系列“思政語文課”,將思政教育與語文課有機融合起來,讓同學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記者 王勤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