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歌 幾水音符 王勇毅攝
長江之于巴渝,恰如臍帶之于生命,維系著萬物生長的根本。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重慶,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總書記的深情牽掛、殷殷囑托激勵著山城兒女強化“上游意識”,扛起“上游責任”,展現“上游擔當”。
作為長江入渝第一區,江津以“上游意識”為引領,在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文化傳承等領域持續發力,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江津珞璜港 王若甜攝
一江碧水見證生態覺醒。保護長江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江津持續從源頭治理工業污染、城鄉面源污染,打造“兩岸青山?千里林帶”攥緊江岸水土,科學實施十年禁漁休養生息,用行動詮釋“共抓大保護”的深刻內涵。當江面重現魚兒逐浪,當岸線鋪展綠色綢帶,生態優先的治江實踐正扮靚母親河容顏。
黃金水道激蕩發展脈搏。保護長江是生態課題,更是發展課題。江津擁有127公里長江黃金水道,位于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核心地區,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重要物流樞紐功能和多式聯運特色,以通道帶動產業和貿易,使黃金水道真正成為激活內陸開放、賦能區域發展的動力主軸。
人文長河滋養文旅沃土。長江孕育了重慶獨特的人文基因,展現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江津著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康養旅游重要目的地,以保護為前提底線,以四面山精品景區為主體建設環城休閑旅游圈,在歷史文化資源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上積極探索,延續長江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護好一江水,共同向未來。重慶的生態實踐表明:守護母親河不是被動防守,而是主動作為;不是犧牲發展,而是轉型升級;不是短期工程,而是永續傳承。三千萬巴渝兒女將牢記“國之大者”、抓好“千秋大計”,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必將巍然挺立,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全媒體記者:黃昌懷 楊安迪
攝像:王 媚
出像:周浩然
視頻編輯:王 媚
編輯:胡佳興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易志慧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