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福利會與徐匯區湖南街道黨建共建“梧桐共享+”項目在宋慶齡文化空間正式啟動。活動以“梧桐樹下話讀書——閱讀要從娃娃抓起”為主題,同步舉辦世界讀書日專題活動,標志著大中小幼社“15分鐘思政育人實踐圈”建設進入深化實施階段。中國福利會與湖南街道深化區域化黨建,以“大思政”理念為引領,充分發揮閱讀增長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作用。
中國福利會副主席、黨組書記張曉敏,上海市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孫甘露,徐匯區副區長羅華品等出席。
深化思政育人實踐圈建設
宋慶齡畢生倡導“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其“大愛精神”的核心在于關愛青少兒的身心成長、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情懷。衡復風貌區不僅承載著百年建筑的厚重歷史,更與宋慶齡的生活足跡緊密相連。湖南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片區治理,發揮區域化黨建優勢,聯動街區共治委員會成員單位,積極打造大中小幼社“15分鐘思政育人實踐圈”。
近年來,依托中國福利會豐富的思政育人資源,湖南街道以黨建為紐帶、以閱讀為主題、以宋慶齡文化空間為載體,攜手共建“思政育人實踐基地”,開展了書香梧桐締造未來、梧桐樹下的文化漫步、紅領巾·少年說等一系列活動,形成了社會思政的“大課堂”。
中國福利會直屬機關黨委和湖南街道黨工委黨建共建簽約
活動中,中國福利會直屬機關黨委和湖南街道黨工委進行了黨建共建簽約,雙方將共同深化合作,在思政育人、校外教育等方面進一步探索,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文化底蘊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思政育人,共話閱讀
今年4月23日是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為了落實全民閱讀國家戰略,挖掘利用衡復風貌區的歷史文化資源,中國福利會、上海市作家協會攜手湖南街道,共同開展兒童閱讀活動,充分發揮閱讀增長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作用,講述優秀歷史建筑中的紅色故事和文化故事。
孫甘露(右)與封莉容(中)探討兒童閱讀
在“梧桐共享+”分享會上,聚焦“梧桐樹下話讀書——閱讀要從娃娃抓起”主題,上海市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孫甘露和上海宋慶齡學校校長、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封莉容兩位專家,從不同視角探討了如何將閱讀巧妙融入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使之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良好習慣。
家長代表洪剛分享親子閱讀心得
吳思妍同學講述自己的閱讀感受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型號總設計師、研究員洪剛作為家長代表,從父親的角度分享親子閱讀如何在家庭中代代傳承,架起溝通的橋梁,助力孩子的快樂成長。上海市世外小學學生、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學員吳思妍同學也從自己的視角,分享了閱讀帶給她的豐富感受,強調開始閱讀就能收獲奇妙的體驗。
“五個一”工程打造美育共同體
聚焦2025年世界讀書日的主題“閱讀的力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福利會與湖南街道還聯手推出了“梧桐共享+”合作項目,通過推出一系列閱讀主題活動、培育一批“梧桐小畫家”、成立一批最美街區寫生基地、開展一季宋慶齡影像月主題活動、打造一個“梧桐共享+”兒童戲劇場等“五個一”系列活動,推動構建“四個人人”、美美與共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宋慶齡文化空間
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中國福利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福利會兒童教育傳媒中心、上海國際和平文化實業有限公司與湖南街道共同啟動了“梧桐共享+”項目。
“梧桐共享+”項目正式啟動
據記者了解,“梧桐共享+”項目將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藝術創作課程、“走進衡復·觸摸歷史溫度”的實地考察,還有結合歷史文化元素的繪畫套裝、明信片等文創周邊的制作,以及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宋慶齡影像月主題活動等,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養和愛國情懷。
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梧桐共享+”項目不僅致力于豐富孩子們的文化生活,還希望通過藝術教育和歷史文化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愛與美的種子,為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城市治理共同體作出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