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很多人選擇爬山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不過,在欣賞春光之時,一定要警惕蜱蟲叮咬,最近,又到了它又開始活躍的季節。
近日,長沙市民毛女士帶著6歲的兒子耀耀(化名)在山野間玩耍。耀耀玩得很開心,還在草叢里打起了滾?;丶視r,毛女士發現兒子手臂上多了顆“黑痣”,當時也沒有在意。可耀耀逐漸開始不太對勁,不停地撓那顆“痣”,還告訴媽媽有點痛。毛女士瞬間警惕起來,帶著兒子來到了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就診。
“這不是‘痣’,是蟲!”接診醫生立馬為耀耀進行拔蟲并對癥處理。看到被拔出的蜱蟲,毛女士后怕不已:“幸好來了醫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p>
長沙市第四醫院急診急救中心首席專家黃艷提醒,隨著氣溫升高,蜱蟲也進入了活躍高峰期。在草地、林間散步或下地耕種、上山采摘,一定要注意,謹防蜱蟲叮咬。被蜱蟲叮咬后,如果不及時處理,很容易發展成重癥,可導致呼吸衰竭、出血甚至死亡。
據介紹,蜱蟲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螨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后,有指甲蓋大。蜱蟲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例如全溝硬蜱寄生在動物或人的頸部、耳后、腋窩、腘窩、大腿內側、陰部和腹股溝等處。
被蜱蟲咬了,可能不疼不癢沒啥感覺。而這,正是蜱蟲“狡猾”的地方。蜱蟲咬人時會分泌少量具有麻醉性質的唾液,然后附著在人身上吸血,同時釋放毒素:它的體內可攜帶83種病毒、14種細菌、17種螺旋體及32種原蟲,堪比“毒王”。
另外,蜱媒傳染病多達40多種,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森林腦炎、萊姆病、斑點熱、蜱傳回歸熱等。
黃艷提醒,被蜱蟲叮咬后,千萬不要通過拍打、生拉硬拽或煙頭燙等方式“硬拔”。因為“硬拔”容易讓蜱蟲的口器和頭部殘留在體內,導致病原體感染,且若硬拔時不慎捏破蜱蟲,接觸到蜱蟲體液的部位也可能感染病毒。
正確的處理方式應是先用酒精涂在蜱蟲身上;再用小鑷子在貼近皮膚的位置輕輕夾住蜱蟲頭部,垂直皮膚方向把蜱蟲拉出;最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被叮咬的部位。
由于蜱蟲的口器部分有倒刺,刺入皮膚吸血后很難拔出。如果蜱蟲深入皮膚,請盡快到正規醫院處理。
黃艷特別提醒,被蜱蟲叮咬后,部分疾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月。如果在清除蜱蟲后的幾個星期出現發熱、皮疹、乏力、肌肉酸痛、頭痛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胡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