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江西詩派暨歷代江西詩人名家名篇方言誦唱會”4月18日在北宋宰相、著名詞人晏殊故里——進賢縣精彩上演,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文化志愿者、詩詞愛好者近200人共同見證了這一詩意之夜。
方言承載著地域記憶,是文化血脈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誦唱會以“方言+經典”的創新形式,遴選江西詩派及歷代江西詩人代表性詩詞篇章,由來自全省各地的朗誦者用地道方言進行演繹,內容跨越唐宋元明清,融合現代誦讀藝術,形成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與鄉音回響。
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河南方言演繹出詩圣的沉郁情懷;曾幾的《蘇秀道中》、姜夔的《鷓鴣天》、晏幾道的《臨江仙》、黃庭堅的《黃幾復》等名篇佳作,依次由贛州、南昌、九江、鄱陽、進賢等地方言誦出,不僅讓觀眾在鄉音中重溫詩意江西的輝煌文脈,更激活了江西本土方言的文化價值。特別是來自撫州的四位小學生用黎川方言誦讀曾鞏、王安石之作,童聲與古音交相輝映,成為當晚的溫馨亮點。
除了方言朗誦,活動現場的書法書寫等藝術展演同樣精彩,進一步增強了大眾參與度與文化親近感。著名書法家、江西省首批文化使者熊峰現場用產自進賢文港鎮的毛筆揮毫潑墨,書寫“谷雨”二字,展示“千年筆都”的匠心傳承,也讓傳統書法藝術在地方特色中煥發新生。
此次誦唱會既是一次以詩會友、以聲傳情的文化盛宴,也是一次以方言為媒、以詩詞為魂的創新探索。這場“鄉音中的詩意江西”,讓詩詞走出書卷、走入大眾生活,也讓更多人認識并熱愛江西深厚的詩教傳統與文化底蘊。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神高地,方言是我們與故土聯系的臍帶。”活動策劃者、中華古詩詞公益推廣人黃謙表示,本次誦唱會旨在用更接地氣、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傳播江西詩派的文化精神,挖掘并重構方言的文化傳播價值,為傳統文化注入現代活力。
進賢縣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
jx5622461@163.com
來源:洪觀新聞記者 劉帆/圖片 樊哲平
編輯:熊一鳴
初審:楊春華
復審:萬朝暉
終審:周勇
請下方點一個“在看”
生活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