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建集團”)正式組建于1982年,經營區域覆蓋我國各省區市以及海外近百個國家和地區,業務布局涵蓋房屋建筑、基礎設施、地產開發、勘察設計以及新業務(綠色低碳、數字化等)五大板塊。
中建集團作為建筑業領軍企業,擁有100多家二級控股子公司以及1000多家實體經營機構,在境內外128個國家和地區在施項目超1.2萬個,匯聚了近30萬名高級管理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擁有財務人員超2萬名。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建集團以司庫體系建設為引領,堅持自我革新、自主設計,深挖行業痛點、業務堵點,率先探索財務數智化轉型,按照“外引內聯、雙向循環”的推進思路,將“客商信用評價”信控鏈、“應收應付”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價值鏈,全面貫通整合為“產融管理”生態鏈,實現“聚沙成峰、滴水匯海、連線成網”。
01
外引內聯、雙向管控,客商信用評價體系成為“調節閥”
客商經營數據和行為信息是信用評價體系生成科學評價結果的“原材料”,也是評價結果能夠切實發揮調控作用的關鍵“基石”。
中建集團按照“外引內聯”的思路,對外引入數據服務商,對內聯通司庫系統各模塊,實現客商信用數據的內外整合;并通過自主研發的“數據字段庫模型”和信控模型,將數據進行加工,幫助企業全面評估合作各方信用情況。通過“信用風險一鍵查詢”功能,讓企業可以做到一鍵知風險,風險信息前置展示:一鍵洞察客商基本信息、交易信息、財務信息、司法風險、經營風險等5類共20余個風險信息,系統按預先設置的5級信用等級將風險信號歸類至“優秀、良好、重點關注、限制準入、禁止準入”。
同時,中建集團充分發揮客商信用評價結果,實現評價結果對應收應付和供應鏈金融的“雙向管控”。具體來看,根據客商信用評價結果,對客商合作準入、客商信用額度、賬期期限實行分級管理,實現應收應付的“源頭治理”;根據客商信用評價結果配置金融資源,防范金融風險由外向內、由點向面傳導,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02
流程貫通、多維分析,打造應收應付標準池
加強應收應付管理對于維護企業財務穩健、強化成本控制、優化經營現金流、識別客商風險、支持戰略決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應收應付也是供應鏈金融的基礎資產,保證應收應付真實性,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核心。
中建集團著力推進應收應付標準化,通過貫通“合同簽署—結算確權—發票驗證”的應收應付形成全過程,實現業務層層關聯、流程交叉驗證、數據標準統一。在應收應付數據標準統一的前提下,中建集團運用多樣數據挖掘和展示技術,實現應收應付“一起管”和“一穿到底”,構建實時、高效的應收應付標準池。
同時,中建集團將標準化應收應付數據傳輸至客商信用評價體系,輔助客商信用畫像。
通過應收應付聯查穿透、同一客商隱形關系挖掘、失信黑名單風險預警等功能模塊,助力客商合作前、中、后全鏈路風險管理能力升級,包括合作前信用體系搭建、合作中賬期和兌付風險批量監測與實時預警、合作后挖掘欠款流向。一方面,將賬款風險控制在最前端;另一方面,實時監測賬期異動,變被動為主動防范。
03
管運一體、安全高效,搭建特色供應鏈金融平臺
中建集團按照“問題導向、以患為利”的建設初衷,對子公司及第三方平臺進行全面調研,將“風險管控、效率提升、成本壓降”方面的短板,作為平臺流程設計及優化的出發點與基準點,利用信息化手段將其轉化為統建平臺優勢。此外,中建集團明確平臺“1+1”的總體架構,即司庫系統供應鏈管理模塊與外部供應鏈平臺運營模塊全面集成,可以將司庫系統應收應付標準池所形成的真實基礎資產,由管理模塊一鍵推送至運營模塊,并將業務結果反饋至司庫系統供應鏈管理模塊,實現全面閉環、三管齊下、破解頑疾。
一是風險管控大幅強化,實現“三大集成、四個統一、五流一致”。其中,“三大集成”指將自建平臺集成為外部運營服務平臺、司庫系統管理模塊與外部運營服務平臺集成、外部運營服務平臺與資金方集成,實現業務辦理全流程、全封閉、全自動;“四個統一”指統一平臺、統一資產池、統一操作、統一風控,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五流一致”指合同流、貨物流、資金流、發票流、信息流前后一致,保證資產真實性、數據安全性,有效防范重復融資、虛假貿易等違規行為。同時,實現各方信息自動互傳匯集,使司庫系統成為風控中樞。
二是管理效率顯著提升。通過增加預配置、批量審批、一鍵推送、臺賬自動回寫等功能,實現智能化填單,替代人工操作,避免線下統計報表重復填報。平臺有效縮短融資時間,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助力民企和小微企業清欠,增加與上下游客商的合作粘度,構建共同成長的良好生態,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三是成本壓降作用可期。平臺全面推廣后,將實現全集團供應鏈金融業務集中統一辦理。這一舉措將充分發揮金融資源聚合優勢,通過業務集中辦理,可整合各子公司的金融需求,形成規模效應。有助于吸引更多優質資金方參與,目前已有14家優質資金方接入,中建集團整體議價能力大幅提升,有助于提高集團的財務效益和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