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菜放冰箱第二天還能吃嗎?"
"剩菜剩飯會不會加重病情?"
"為什么我吃了隔夜菜后,身體更不舒服了?"
對于漸凍人(ALS患者)和家屬而言,飲食安全比起普通人更為重要!某些食物,若存放不當,不但會導致營養流失,而且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影響病情控制。今天我們便來揭開漸凍人餐桌上的3大"隱形殺手",特別是第2種,居然有很多人仍在天天食用!
殺手1:隔夜綠葉菜——營養流失+亞硝酸鹽風險
為什么危險?
菠菜、油菜、生菜等等綠葉菜富含較高的硝酸鹽,在存放期間會被細菌轉變成亞硝酸鹽。而且正常劑量之下雖說不會即刻中毒,不過漸凍人消化功能較為薄弱,倘若長期攝入的話或許會加重其代謝方面的負擔。
安全建議:
?現做現吃:綠葉菜最好一頓吃完,放冰箱也別超過12小時
?徹底加熱:如果必須吃隔夜菜,一定要高溫翻炒或蒸透,減少細菌殘留
?涼拌菜別隔夜:涼拌菜未經高溫殺菌,更容易滋生細菌
殺手2:反復加熱的肉類——蛋白質變性+毒素積累
很多人覺得,肉類比較耐放,煮上一鍋,可以吃好幾天,但是漸凍人尤其需要特別留意!
為什么危險?
一直進行加熱處理,而且肉里面的蛋白質結構就會發生變化,這樣一來,肉就會變得更不容易被消化。其實這種做法有可能引發腹脹、便秘之類的不舒服狀況,并且會讓身體感覺更加難受。
1.脂肪氧化:特別是紅燒肉、以及油炸肉在存放之后,會生成醛類,還有酮類等一些有害物質。
2.細菌繁殖:肉湯、燉肉倘若存放不妥當,或許會繁衍出肉毒桿菌(于極為特殊的情形里乃至會有生命危險)。
安全建議:
?分裝冷凍:煮好的肉按量分裝,吃多少熱多少,不要反復解凍
?48小時內吃完:冷藏的熟肉最多放2天,超過時間建議丟棄
避免長時間地進行燉煮并且存放食物,比如說鹵肉這類菜品以及紅燒肉等,最好是在當天就把它們吃完;而且其實如果說放置時間過長,食材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都會受到影響。
殺手3:隔夜海鮮——組胺中毒高風險
為什么危險?
螃蟹、蝦以及貝類這類海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隔了一夜之后,容易生成組胺;并且即便進行加熱,也沒法把它全部消除掉。組胺中毒的話,會致使皮膚變紅,還會讓人頭暈、嘔吐;對于漸凍人而言,甚至有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不適狀況。
安全建議:
?海鮮必須當天吃完,哪怕是放冰箱,也不要隔夜
?徹底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海鮮,減少細菌風險
?異味即棄:如果海鮮有腥臭味,即使只放了幾小時,也千萬別吃
給漸凍人家庭的"飲食安全3原則"
1."寧少勿剩":控制每餐分量,減少剩菜
2."生熟分開":冰箱里生肉、熟食分開放,避免交叉污染
3."2小時法則":做好的菜如果2小時內不放進冰箱,就別再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