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劉志坤 李苗 實習生 莫李凝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持續遭遇嚴重氣象干旱。目前,全區已啟動農業重大災害(干旱)Ⅳ級應急響應,累計投入抗旱資金超千萬元,通過水庫調度、應急送水、人工增雨等措施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春灌面積超千萬畝。
據此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報道,種植戶小楊家中10畝甘蔗地,由于高溫少雨,現在全靠灌溉。往年種植戶們還能抽周邊魚塘的水灌溉,現在魚塘的水早已干涸,只能打井取水。
4月22日,記者再次聯系到小楊,她稱:“最近幾天我們這里沒有下雨,氣溫高太陽大,旱情還是很嚴重。”
隨后,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應急管理廳了解到,截至4月21日9時統計,南寧、柳州、防城港、欽州、貴港等11市52個縣(區)出現干旱災害,累計造成廣西40.5萬人受災,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累計8.3萬人(實時4.9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1.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1億元。
“自過去十月份以來,整個崇左市的氣溫明顯偏高,降水量明顯偏少。” 崇左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表示,今年崇左市的平均降水量62.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了178.6毫米,是1961年以來降水最少的一個年份。
崇左市氣象局最新的氣象干旱綜合指數監測顯示,崇左大部處于特旱狀態。同時,南寧市氣象局工作人員也表示,今年南寧市降水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未來氣象部門將繼續做好預測。
為應對旱情,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顯示,4月19日,廣西啟動農業重大自然災害(干旱)Ⅳ級應急響應。
截至21日,各級部門累計投入資金8200多萬元,用于人工增雨、抗旱設備采購、打井灌溉及農業生產恢復等工作。同時,儲備救災備荒種子189萬公斤,確保及時滿足改種、補種等用種需求。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部門根據旱情的輕重緩急科學開展旱情動態監測、分析研判、水庫調度、應急送水,深入旱區實地全力做好抗旱保供水保春灌工作。截至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已累計向旱區供水48.62億立方米,所有因旱飲水困難群眾可滿足基本用水需求,累計保障春灌面積1018.69萬畝。
與此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部分地區還出現洪澇災害。4月20日,洛清江支流西河出現超警0.37米的洪水,形成“旱澇并存”局面。
針對這一局面,廣西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祁麗燕分析,2024年11月以來,廣西各地降雨量在60-300毫米之間,較常年同期偏少3-7成,氣象干旱呈反復發展態勢。而當前正值春末夏初,這一時期是廣西強對流天氣的高發季節。強對流天氣往往會伴隨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和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從而導致局部地區出現洪澇災害,進而形成旱澇并存的復雜情況。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