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送房、送戶口”為了搶人,這些省份都拼了。
上海落戶最快只需1年,就可以全家隨遷,只要你是研究生學歷且在滬工作一年就可以直接落戶。
蘇州只要你是AI領域頂級人才,不僅最高支持1億元的創業投資還額外補助1000萬的購房補貼。
深圳面對高校應屆生,“只收夢想,不收租金”,只要來深圳求職的應屆生都可以獲得15日的免費住宿。
在杭州六小龍的刺激下,危機感滿滿的各省份也都紛紛開始發揮出自己的渾身解數,努力爭取這些現有的勞動力人才。
問當今時代什么最貴?
人才稱第一就沒人敢稱第二。
近日,北京、深圳的搶人大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剛畢業的大學生成了這些城市的香餑餑。
誰擁有了更多的青年人才誰就能在未來的城市發展中更進一步,獲得更多崛起的機會。在日漸激烈的搶人大戰中究竟誰才是最后的贏家呢?
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在各省份的努力下,我國的人口流動也隨著各地優惠政策而隨之變動。從“大雁南飛”到政策推動,自然環境已經不是人們選擇宜居的首要原因了。
從公開的數據可知,我國人口凈流入最多的城市包括廣東、浙江以及江蘇。這三個省份在全國凈流入的省份中表現最優,占比可達62.4%。直接超過一半的占比,吸引力可見一斑。
以往的發達地區都未必能與之相比,在2015年—2023年的人口數據調查中顯示,上海、北京、山東以及天津全部呈現負增長的態勢,分別削減-0.9萬、-25.3萬、-37.4萬和-68.2萬人次。
東南沿海地區也逐漸褪去了它的濾鏡。
我國現有的人口結構也隨著人口流動逐漸演變為新的格局。浙江省的人口凈流入逐漸代替廣東成為吸引外來人口入駐的第一大省。
根據公開的人口凈流量數據資料可知,在2018年之前廣東還是吸引人流量最多的省份,自2018年之后廣東人口凈流入就一直呈下降的態勢,2022年直接負增長43.3萬人。
反觀浙江和江蘇在2018年之后對人口的吸引整體呈上升模式且一直是凈增長。東部地區吸引力的消退也告誡人們:不進則退的道理。
有人員流入最多的省份就必然有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這一場搶人大戰不過是此消彼長,終要有人承擔人口減少的風險。
在中部地區人口流出的數據圖中顯示,湖南、江西、山西、河南、湖北以及安徽是中部地區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共計流出695萬人。
在中部六省中,唯有安徽和湖北是近幾年人口凈流入呈現正增長的省份。
湖北在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人口凈流出才達到了185.6萬人。安徽省受長三角的輻射,很多經濟產業被轉移到了安徽,從而也帶動了不少外出務工人員的回流。
中部地區想要留住人口并非易事,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前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珠三角。這些發達的都市圈就能搶走中部大部分的壯年勞動力。
其中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是湖南省,從2015年到2023年共計流出172.6萬人,在中部六省中居于第一位。2024年湖南人口全年流出29萬人,外出務工人員占到人口流出的大部分占比。
湖南省的人口總量也隨著人口流出而不斷下滑,老齡化也逐漸加劇,除了省會長沙市人口凈流入10.39萬人,湖南非省會地方一直在持續凈流出。
在中部省份像湖南這樣為了減少人口凈流出,舉全省之力發展省會的還有河南,在2024年河南減少了約30萬人,有近29萬人為人口凈流出。
但是河南的省會鄭州2023年常住人口就達到了1300萬人,比去年增長了18萬人,居于全國第二。預計到2025年鄭州人口還會迎來新的高度。
超級城市的脫穎而出確實對中部人口的穩定起到了鞏固作用,但是其他城市的發展也需要人員的流入,才能保持基本的平衡。
希望未來在中心城市的帶動下,東部發展得越來越好。
在公布的人口數據中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近幾年西部地區也迎來了人口的增長。
尤其是新疆和四川,分別以272.5萬和143萬的人口凈流量,進入了2015—2023年人口凈流入前五的省份。寧夏和重慶緊跟其后,在人口凈流入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共計約645萬人流入西部。
這種“逆向遷徙”也與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像排名第三的新疆,2024年的GDP就達到了2.05萬億元,增速高達6.1%,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還要高。
在新能源領域,新疆建成了3個千萬千瓦級的新能源基地,總規模突破了1億千瓦,占全疆的電力裝機50%以上,新型儲能位居全國前列。由此而帶來的人才招聘預計將達到3.2萬人。
寧夏也憑借著“西電東送”工程吸引了大批的外來人口。2024年寧夏的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了4100萬千瓦,新能源利用效率超過了96%,位列西北第一名。
2023年—2024年有關寧夏新能源產業的就業崗位就增長了15%以上,越來越多的務工人員也被西北的新能源產業所吸引,來到了西北定居。
四川也從往年的勞務輸出大省也逐漸轉變為人口吸引大省。從2024年我國發布的支持四川投資2.15億元搞建設,重工業逐漸轉移西部的政策以來,四川的地位就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人口凈流入也逐漸涌向了四川,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流入,也帶動了人口的轉移。在寧德時代入駐宜賓后,宜賓的常住人口就增加了11.7萬人。
隨著重大項目的投資越來越多,本來要外出打工的人們也紛紛留在了家鄉,同時這個現象還吸引了外地人口的進入。
除了人口數據的變化外,在2024年個稅收入的數據中,四川和廣東成了率先實現個稅收入正增長的省份。
各區域之間的人口流動變化往往也反映著城市發展的變化,誰在未來能贏得更多人口的聚集,誰就能在未來得到更多發展的機會。
參考資料:
1、環球零碳:放棄北上廣深,645萬人去西部“擰光伏螺絲”?
2、城市進化論:中部人口“縮水”近百萬,那些省份正在回流?
3、央視網:為了“搶人”,各地放大招!
4、老何聊湖湘:湖南人口去年消失29萬人相當于一年“蒸發”一座縣城
作者:楚晚寧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