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今年的蚊子都上崗了嗎?這兩天,不少網友反映,2025年的第一只蚊子已經出動。
圖源視覺中國
有人發帖分享:晚上待在房間里,一只蚊子直挺挺地“杵”在自己的腦門上,真是被蚊子“欺負到頭上”了,都睡不著了。
原來,2025的蚊子已經到崗了。
這一波蚊子如何預防?
今天,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采訪了杭州市疾病預防控控制中心(杭州市衛生監督所)消媒所副主任醫師韋凌婭,她給出了一份實用的家庭防蚊全攻略。
韋凌婭表示,蚊子在4月下旬出現很正常,20℃-35℃正是蚊子最適宜的溫度。“蚊子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尤其是在雨水較多的時候更容易有蚊子。”
杭州市的優勢蚊種主要為白紋伊蚊和淡色庫蚊,前者主要在戶外花圃等植被茂盛的地方活動,活動高峰期是黃昏和黎明,后者則主要在室內夜間活動。
“蚊子繁殖快,一般7天至半個月就可以繁殖一代,一只雌蚊一次產卵可多達100個,且卵能在水中孵化成幼蟲,蚊蟲的卵、幼蟲、蛹三個階段都是在水中完成的,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清除積水。”
生活中,有的人不招蚊子,有的人招蚊子,對此有人覺得這跟血型有關,韋凌婭表示,蚊子沒有隨身自帶血成分分析儀,它是靠人體的氣味來挑人的,不是因為血型、性別,也不是靠長相,一般來說新陳代謝更旺盛的人會更招蚊子一些。
科學防蚊
這些妙招請收好
物理防護:構筑第一道防線
在居室安裝紗窗和蚊帳,能為睡眠撐起 “安全網”,尤其是嬰幼兒和孕婦,物理防護既安全又有效;外出時,選擇淺色長袖衣褲,不僅能減少皮膚暴露面積,還能利用蚊子對深色衣物的偏好,降低被叮咬風險。
環境治理:從根源消滅“溫床”
及時清理花盆托盤、閑置容器、水桶、廢棄輪胎等容器內的積水,每周至少對花瓶、水生植物容器換水一次;對于無法清除的大型積水,可投放滅蚊幼劑,阻斷蚊子繁殖鏈。
化學防護:合理使用驅蚊產品
選擇含有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噴霧、驅蚊液,按產品說明正確使用;電熱蚊香片、蚊香液等產品,建議在睡前2—3小時開啟,密閉房間使用效果更佳。
生物防蚊:巧用天然驅蚊植物
薄荷、香茅、迷迭香等植物散發的氣味能有效驅趕蚊蟲,可在陽臺、窗臺種植,既美化環境又兼具驅蚊功效。
如何高效滅蚊
讓蚊蟲無處遁形?
物理滅蚊:
電蚊拍、滅蚊燈通過電擊或紫外線吸引原理,能快速消滅室內蚊蟲;使用時注意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位置,避免安全隱患。
環境清潔:
及時清理室內外垃圾雜物,盡可能減少積水,減少蚊蟲孳生環境。
化學消殺:
在蚊蟲密度較高的戶外公共區域,可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化學殺蟲;家庭使用時,選擇低毒、環保型產品,噴灑后保持通風,避免接觸食物和餐具,確保安全。
除了蚊子
還要警惕這種“隱形殺手”
韋凌婭特別提醒市民,除了蚊子,還要警惕蠓蟲。這種體型微小的昆蟲,雖不如蚊子“顯眼”,但“殺傷力”不容小覷。蠓蟲叮咬后,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瘙癢,嚴重者甚至引發過敏反應,癥狀可持續一兩周。被蠓蟲叮咬后,切忌抓撓,以免毒素擴散加重癥狀,可通過涂抹止癢消腫藥物或冷敷緩解不適。
預防蠓蟲叮咬,建議減少前往綠植茂密、潮濕陰暗的區域;戶外活動時,穿戴長袖長褲,使用驅避劑,或佩戴防蠓頭網;家中安裝細密紗窗,阻止蠓蟲進入室內。
據專家預測,杭州地區的蚊蟲活躍期或將持續至10月中下旬。在長達半年的“戰蚊期”里,掌握科學防蚊方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才能有效降低蚊蟲叮咬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