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兩期,我們說了一帶一路的前世今生,從這些過往我們發現,我們從90年代規劃西部大開發,20年前的睦鄰友好,十年前的一帶一路。目的始終只有一個,在美國圍堵之下,尋求國家經濟突破的新方向。如果從2004年提出一帶一路的前身,睦鄰,富鄰就開始算起的話,中國為中美脫鉤已經準備了二十年。當下一刻,川普如果還想中國主動尋求與美國和解,簡直是在癡人說夢。今天我們立足當下,從關稅戰的視角解讀一下,我們的底氣何來?
請大家先思考一個問題,面對川普主導下的美國的時候,需要對未來美國走勢進行判斷嗎?他今天能對全球火力全開發動對等關稅戰爭,明天就會立馬認慫。今天在媒體面前惡狠狠的表述澤連斯基,明天就會否認自己說過的話。一個唾面自干的人,并非誰都有這種的勇氣。
早在2004年,華為就表示:我們在山頂與美國終有一戰。當然,這句話任老爺子的出發點是指的華為的科技發展最終會與美國科技公司形成競爭關系。但是您能想象是什么樣的戰略眼光,讓20年前的華為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嗎?現在的問題是,既然任老爺子在20年前就有這樣的戰略認知,難道從國家層面就沒有這樣的戰略認知嗎?
很顯然,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冷戰中的蘇聯,1980年代的日本,都是前車之鑒。當任何一個國家表現出了超越美國的勢頭,都會遭遇到來自美國的極限壓制。那個山頭始終屹立在那里,只要我們開始攀登,就必須做好在山頂與美國迎頭相撞的準備。這是歷史的慣性,也是正常的人性。
從美國1990年代對中國的所作所為來看,銀河號事件,黃海危機,臺海危機。如果不是9.11的,大概率新世紀伊始,美國對中國的極限壓制就會到來。從這一層面上看,無論是反恐戰爭,美國打伊拉克還是08年的次貸危機,對于我們來說,都是發展路上的國運。正是這些突發事件,讓美國對于攀登高山的我們無暇顧及,這才有了我們這么快就到達山頂的國運。
但是美國騰不出手來,不意味著美國一直不動手。還是那句話,距離山頂越近,美國圍堵我們的戰略優先級就越高。無論是奧巴馬的重返亞太,川普的貿易戰還是拜登的極限壓制,都是這種對抗的表現形式。有軍事圍堵,有政治打壓,有貿易打壓,只不過彼此使用的手段不同罷了。
川普是個商人,所謂的貿易戰只是表面形式。川普真正在進行的,是貨幣戰爭。畢竟金融戰是美國最后的主場,是美國占據優勢的戰場。川普一定會在最后,將戰場拉到美國的優勢領域,現在的貿易戰,只不過是中美極限對抗的開胃小菜,充其量是美國對我們的試探,還算不上美國火力最強大的時候。
關稅戰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本月9號,《中美經貿關系白皮書》發布,表達的意思很清楚,貨物貿易層面的對等關稅戰,只是我們的熱身賽。我們在服務貿易層面的牌還沒出呢。這意思很明確,美國不是在貨物貿易領自以為有關稅戰的優勢嗎?中美服務貿易我們同樣有優勢,而且我們有優勢的牌還沒有出,意味著我們為這場關稅戰準備的戰略后備力量還沒有上。美國服務貿易最大的順差來源來自中國,一旦出手,才是真正的打擊
在貨物貿易領域,我們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國,但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東盟,占我們出口額的16%,比對美出口還要高出4個百分點。從這個數據差異其實我們可以看出,我們過去一直為今天的這一仗做準備。
從時間數據差異上看,2018年川普第一次發動貿易戰的時候,中國對美國出口占我國出口的規模為19%。一帶一路占我們出口的占比為27%。現在再來看,一帶一路占我國對外出口的份額上升到了48%,而對美國的貿易出口反而下跌了7個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額從2018年到2024年,增長了三倍多,而這八年來,我們的出口增長數據是54%。對美國出口方面,2018年是4784億美元,2024年是5246億美元。六年來僅增長了9%。對比一帶一路和對美出口數據我們會發現,我們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在顯著下降,出口在慢慢轉移到別的國家去。
一帶一路算上前面的睦鄰友好等政策,時間上要前推到2004年,正是華為說在山頂與美國必有一戰的一年。2004年,我們提出了睦鄰,富鄰,安鄰的國策,目的是與周邊國家友好相處,共同將彼此貿易做大做強。這就是一帶一路的前身,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得以順利推進,恰恰是十年前就開始的睦鄰友好國策的鋪墊作用。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既然中美之間必然會碰上,那么必然要為戰爭儲備充足的糧草,儲備糧草的過程,就是備戰的過程。一帶一路雖然實施僅有十幾年,但是國策的執行實際上已經貫穿了二十多年。今天大家說的國運當頭,事實上恰恰是先輩們多年的努力提供的鋪墊,要不然就算國運來了,抓得住嗎?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對戰爭樹立一個新的態度,那就是只關心輸贏,只要雖遠必誅,不要雖敗猶榮。我們絕不能靠所謂的運氣來定輸贏。
說到了儲備糧草,既然我們那么早就開始準備了,為什么在川普2018年發動貿易戰的時候,我們措手不及呢?說白了,正如當年說的那樣:“我們將美國想得太好了,沒想到美國出牌那么不講規則”
這就是川普,外交是一個最講究規則的領域,誰也沒想到天雷滾滾之下,竟然出了川普這。以至于到拜登執政,川普的不講規則給美國的外交慣性依然在,而且慣性很大,拜登跟著栽了不小的跟頭。
說實話,美國的政局變動,算是給我們應對川普2.0爭取了四年的時間。大家不要小看這四年時間,對于一個布局二十多年的高手來說,時間窗口是非常重要的,這四年對我們的調整非常關鍵。
從川普1.0和2.0我們應對的方法來看,川普1.0的時候,我們被迫跟美國打貿易戰,對美國的關稅回擊比較溫和,目的是為了留下談判的余地。但是2.0時代,我們對美國表現出了極端的厭棄態度,我們看美國如何出牌,美國要打,那么就打,美國要談,咱們就談。反正主打就一個,看似主動權在美國,但是我們就是不做軟化表態。當這種僵持持續下去的時候,我們甚至表態要將存在美國的黃金運回國,真這么做了,全世界立馬會有樣學樣,美國的黃金儲備根本不足以應付擠兌,看似不需要黃金支撐信用的美元,馬上就會信用崩塌。這就是川普2.0時代,中國的應對方法和決心!
數據上,2018年,消費對中國GDP的貢獻,是55%。2020年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后,2024年,消費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60%。對美出口的GDP占比在八年時間里也下降了差不多一個百分點,不管是加大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還是將對美出口做成了轉口貿易。都表現為外貿對美國市場以來的下降。更關鍵的是,對美出口中還包括像蘋果這樣的美國公司做的貿易,也算在我國對外出口的數據內。
因為幾年的努力,很多對美出口表現為中國先把商品出口到越南,墨西哥,加拿大等國,然后再繞道去美國。說白了,川普對全球發動無差別關稅攻擊是不現實的,他這樣與全世界為敵的做法只是談判的手段。最終還是會對絕大多數國家開放貿易。這就是我們繼續做轉口貿易的機會
如果美國真敢對全球所有國家征收高關稅,那么幾乎可以斷定,美國商人會到全球購買商品瘋狂對美國走私。這樣一來,美國才會真的完蛋了,美國建國時期的矛盾就會再次出現,那將是一場將美國顛覆的危機。在我看來,中美徹底脫鉤,對中國GDP的影響不會超過一個百分點,關稅戰繼續打下去,只會造成對美國更大的傷害。大家試想一下,中國商品在美國很難替代,中國市場內連安卓系統都有備胎,到底是誰離不開誰呢?
只不過,出口變少了,大家的收入也會跟著減少。咱們內部消費市場中,個人消費占比大約是40%,既然低,恰恰說明有很大提升的空間。中國人擁有美國人十多倍的儲蓄率,正是提升消費空間的契機。美國人看似有3%的儲蓄率,但是這里面很多并非個人存款,很大一部分是個人社保,養老賬戶里面的錢。就這個儲蓄率水平,請問美國的經濟狀況會有多脆弱?
從中美儲蓄率的差異來看,咱們這邊并不缺乏消費的儲蓄基礎,只是大家不敢花錢,缺乏消費的信心。隨著各種支持內需市場繁榮的政策,福利持續出臺,我感覺我們的消費市場會一點點的好起來。這樣一來,消費就會彌補關稅戰的損失。毫不夸張地說,就憑中國人手里的存款,打貿易戰能活活熬死美國,哪怕美元是國際貨幣,在中國儲蓄率面前熬,也最終會失敗。
為什么我們的儲備這么充足呢?說白了,政策的延續性保障了政策的長期維持。美國的草臺班子每隔四年重新組裝一次,算上磨合的時間,經濟政策的執行一般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就拿現在川普的這個白宮班底來說吧,除了財長貝森特和經濟顧問米蘭,專業人員還有幾個?
川普組成的草臺班子里做領導,頗有點頤指氣使,一不高興就裁員的沖動。現在馬斯克馬上就要提桶跑路了,貝森特也在明哲保身。很難想象,一個暢銷書作家能做美國的副總統,一個只有軍事博主水平的人能做美國的國防部長。這樣的權力班子簡直讓人無語。相對于拜登的白宮班底,川普這屆草臺班子的草味更濃。當下川普甚至要解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職務,一場由政治醞釀的美國經濟危機灰犀牛正在急沖沖的趕來。
很顯然,川普在沒有準備好之前,就對已經準備充分的我們迫不及待的發起了最強關稅戰。我們的應對整體上還算從容。再加上美國盟友的反水(加拿大關稅報復,日本英國拋售美債),中國的反擊正在將世界搞成反美聯盟。這是一點機會都不給美國,川普一看玩完了,趕快搞了個豁免關稅90天立馬認慫了。
現在看來,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動員全世界對中國進行圍堵了,川普領導下的美國更不可能了。不但如此,中國登高一呼,反而大家同仇敵愾都站在了中國一邊了。就是如此的戲劇性,反轉來的就是這么快。
現在看起來,如果我沒有過去幾十年的準備,請問我們能有這么大的能力嗎?長遠的布局外加近三十年的準備,讓我們擁有了硬剛美國的底氣。現如今,我們對東盟出口額超過萬億美元,一帶一路貿易額超過我國外貿的50%。
我們過去的準備,恰是今天成就的基礎。接下來,我們如果重新敲定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自貿區。那么一個對美國貿易圍堵的戰略體系就將成型。美國建制派雖然很厲害,奈何現在美國權力被川普拿走了,他們也只能干看著使不出力氣。就算四年后美國建制派能夠重新奪回白宮權力,到那時,美國還有對中國的戰略優勢嗎?
我的看法,中美這場世紀對決,結果很樂觀,但是過程可能伴隨著陣痛。美國獲勝的幾率幾乎沒有。當下的美國,還是先將這場美債危機應付過去再說吧!時間站在中國這邊,美國輸掉比賽,不過是早一點還是晚一點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