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多日始終沒有等到中國的來電,特朗普終于按捺不住了。他心里清楚,中國絕不會向美國低頭,更不怕美國的制裁。于是,他把目標轉向了中國的貿易伙伴,希望通過施壓這些國家來迫使中國讓步,其中最高關稅竟然飆升至3500%。
4月21日當天,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呼吁全球其他國家站出來一起“針對中國”。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發出這樣的號召了。之前他曾鼓動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此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但響應者寥寥無幾,就連美國的重要盟友日本也明確表示“不會為了迎合美國而作出重大妥協”。
這一次,同樣的劇本再次上演,特朗普發完文后,各國依舊選擇沉默以對。
不過,這次特朗普似乎真的被激怒了,直接宣布對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柬埔寨這四個與中國關系密切的國家加征關稅。其中,對柬埔寨太陽能產品的關稅增幅竟高達3500%,理由是柬埔寨“拒絕配合美國的調查”。
美方解釋稱,中國太陽能企業在這四個國家設立了大量工廠,通過這種方式間接將產品輸入美國,因此此舉旨在打擊中國企業。
但明眼人都知道,特朗普此舉的真實目的還是希望通過高額關稅逼迫這些國家屈服,進而對中國施壓。
然而,特朗普恐怕要失望了。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東盟依然穩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的位置。
就在特朗普宣布對東盟四國加稅的同一天,中越兩國決定在北部灣海域展開今年首次聯合巡邏。雖然越南也在尋求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但從整體來看,越南顯然非常重視與中國的關系。越南高層并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成為“第二個菲律賓”。
泰國總理佩通坦對中泰關系尤為看重。今年2月訪華時,他明確表示不會在面對美國關稅政策時妥協。隨后,在被美國征收反傾銷關稅后,泰國果斷決定推遲與美國的關稅談判。
馬來西亞同樣不甘示弱。幾天前,中馬兩國正式簽署了互免簽證協議,進一步推動了雙邊關系的發展。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強調堅持多邊主義,維護本國利益,并繼續深化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而柬埔寨與中國的合作更是邁入了新階段。
4月18日,中柬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在鐵路、航空等領域達成了多項合作共識,商用飛機的合作也被提上議程。可以預見,中柬關系未來只會更加緊密,特朗普的機會幾乎為零。
那么,為什么東南亞這些國家不愿意聽從美國的指揮,轉而“背后捅刀”中國呢?這其中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東盟和中國互為彼此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東盟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美國對東盟的影響。而且,東南亞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對這一地區有著深遠的影響力,而美國遠隔重洋,“鞭長莫及”。
其次,東南亞國家是中國產業轉移的主要受益者。美國推行制造業回流的關稅政策,將嚴重阻礙東南亞國家的產業升級進程,甚至可能打斷其工業化發展的步伐。
最后,美國在加征關稅時并未給出任何實質性承諾??纯疵绹鴮ψ约旱拿擞鸭幽么蠛湍鞲?,都在關稅問題上毫不手軟,東南亞國家想要通過順從美國的要求來換取關稅豁免,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更重要的一點是,中方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美國的關稅霸凌在中國面前碰到了硬釘子,撞上了南墻。因此,不排除美國會試圖通過所謂的關稅談判,讓其他國家“選邊站”,從而圍堵中國,加大壓力。對此,中方早已有所預判。
在4月21日商務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方態度鮮明:
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并將采取對等且堅決的反制措施。中方有決心也有能力保護自身權益。
同時,中方愿意與各國攜手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抵制單邊霸凌行為,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這也表明,中方反抗美國關稅霸凌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守護中國人民的好日子,更是為了守護全世界人民的好日子,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而美國的步步緊逼,最終選擇與世界為敵,僅僅是為了追求一己私利。這樣的結果只會讓世界逐漸孤立美國,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美國的這種壓迫手段,不僅無法割裂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反而會讓雙方的合作更加緊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