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庭!”4月22日上午10點,隨著清脆的法槌聲響起,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知識產權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開展的巡回審判活動,在襄陽高新自貿片區人民法庭正式啟動。
01
讓公平正義可感可知
此次庭審,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結合襄陽自貿片區高新技術企業較為集中的特點,選取了一件假冒汽車零部件知名品牌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的案件作為示范庭審案件,邀請襄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襄陽市知識產權調解委員、自貿片區科技企業代表等30余人現場旁聽。
該案原告某科技公司,系湖北省內知名商標企業,訴稱其名下三個某商標經多年持續使用和推廣,在市場上具有極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已被認定為“湖北著名商標”。原告認為,被告某重工公司、某機械公司在同類產品上生產、銷售原告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冒用原告公司名稱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行為及不正當競爭行為,公開發布道歉聲明并連帶賠償經濟損失1050萬元。被告稱未實施商標侵權行為,不構成不正當競爭,不應承擔相關責任。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圍繞案涉商標是否構成商標侵權、是否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民事責任承擔問題展開激烈辯論。合議庭耐心傾聽雙方訴辯意見,精準歸納案件爭議焦點,引導雙方當事人緊緊圍繞爭議焦點闡述意見,整場庭審程序規范、專業高效,旁聽人員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02
讓知識產權保護入腦入心
“走進知識產權案件的庭審現場,法庭內嚴肅的氛圍、嚴謹的程序以及激烈的辯論,都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這場庭審不僅是對案件事實的審理,更像是一堂生動的知識產權保護實踐課,讓我對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法律的嚴謹性以及司法實踐的復雜性有了全新的認識,更讓我看到了不同觀點在司法實踐中的碰撞與融合。”襄陽市市場監管局案件管理和信息科科長許俊旁聽庭審后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尊重他人的創新成果。對于行政執法而言,更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讓創新的火花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下持續綻放,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整個庭審過程規范,充分維護了原、被告雙方合法的訴訟權利。”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法律事務中心曹旭宣說,“在目前司法環境下,司法部門對于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明顯加強。通過各種方式,采取多樣手段,強化信息溝通,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從企業層面來看,商標絕對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圖形,它在給企業帶來經營收益的同時,也蘊藏了巨大的知識產權風險。怎樣才能合法的運用企業合法的商標權,怎樣預防和避免他人侵犯自身的商標權,將成為企業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03
精準服務襄陽高質量發展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保護創新就是服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知識產權作為區域發展競爭的戰略性資源,對襄陽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襄陽法院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巡回法庭建設,將巡回審判融入中心工作,以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和服務科技創新為抓手,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和企業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助推重大原創性、顛覆性科技成果持續產出。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調研,靠前服務科創企業,打通延伸司法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為自貿片區制度創新再添碩果。
下一步,襄陽知識產權審判團隊將積極落實襄陽中院《關于為全市“兩資三能”工程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十條措施》要求,充分發揮審執職能作用,在依法辦案的基礎上做到快立、快審、快執、快結,落實好涉企經濟影響評估制度,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活動的影響,及時兌現涉訴企業合法權益,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襄陽打造成知識產權保護優選地貢獻力量。
文字:魏祖國、丁俐 圖片:張琦
編輯:丁俐
審核: 王洪
終審:周俊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