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這也就是說人適合一日吃三餐。不過,有人認為到了50歲之后,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弱了,所以,在這個年齡段一日只吃2餐更健康。 其實,人到了50歲之后,還是建議每天吃3頓飯。
眾所周知,一日之計在于晨,能量經過一個晚上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及時吃早餐可以給身體提供營養物質,補充所需要的能量。人通過吃好午餐來支持下午的學習與工作,而少量吃晚餐,身體負擔不重,還能支持一個晚上的能量消耗。
也就是說,一日三餐對于50歲后的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飲食方面就要有所注意,建議老年人在飲食上注意以下3點:
1、注意要營養均衡
人的身體需要多種營養成分來維持正常運轉,老年人機體下降,對于營養的需求就更嚴格,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等,人體都需要。所以,50歲后的人所要吃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谷物、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
具體到一日三餐,建議做好這些事情——早餐少吃白饅頭、稀飯、面條,可以換成玉米棒子、燕麥、全麥面包,還可以吃一個水煮雞蛋。
午餐要適當多吃些肉類,這類食物中有優質的蛋白質,但是不能吃肥肉,要偏向于帶骨頭的肉類,也就是雞翅根、雞腿、排骨類的肉食,肉中帶骨頭可減緩進食速度。午餐的主食可以吃一小碗糙米飯。
晚餐不要吃太晚,一般情況下,睡前四個小時就不適合進食了,而且晚餐可以不吃肉食,但要多吃纖維素、維生素多的蔬菜,像胡蘿卜、黃瓜、紫甘藍、卷心菜、冬瓜、絲瓜、生菜等,這些菜在烹飪之前要切得粗一些,因為粗纖維食物需要咀嚼多次,在無形中可以增加飽腹感。
2、每餐控制好食用量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變弱了,每餐吃太飽會影響消化、吸收,對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所以,50歲后的人在吃飯時要控制好食用量,盡量保持在7-8分飽。
中老年人在控制好每餐食用量的同時,還要注意選擇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南瓜粥、小米粥,還有山藥、蘋果、香蕉等。吃飯時堅持細嚼慢咽的習慣,腸胃負擔減輕了,腸胃蠕動也會加快,還能改善老年人便秘的問題。
3、年過50歲后要注意不吃“三飯”
首先不要吃剩飯剩菜。飯菜煮多了,一餐吃不完,就會變成剩飯剩菜,儲存起來容易產生細菌,也許有人認為放冰箱就可以了,其實冰箱的作用只是降低了溫度,可以讓細菌滋生速度減慢,但是冰箱不能殺菌,而且食物在冰箱中存放之后,不僅不新鮮,口感變差了,營養成分也會大量流失。
所以,飯菜盡量吃多少就做多少,按需準備,盡量不要留到下一頓,尤其到了夏天,溫度升高,這個季節更不適合吃剩飯剩菜,容易引起腹瀉。
其次不要吃冷飯。有些人到了夏天,食欲減退,有些人到了這個季節會傾向于吃一些冷面、涼粉,這些食物在吃的時候會感覺到涼爽,但是生冷寒涼的食物吃多了會損傷脾胃運化,腹痛、腹瀉等癥狀會經常出現,尤其本來就脾胃虛寒的人,經常吃冷飯就會讓脾胃雪上加霜。
另外也不要吃湯泡飯??赡苡行├夏耆苏J為自己的牙口不太好,脾胃能力也有所下降了,這個年齡段吃不了太硬的食物,就想著多吃一些湯泡飯。
大米飯被湯汁浸泡之后,米飯的口感變得溫軟,還有滋有味的,很多老年人都好這一口,其實湯泡飯的口感有些像米粥,米粒已經泡軟爛了,根本不需要咀嚼就能順利被咽下,消化起來也很快,不過,這種飯對餐后血糖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平時老年人吃飯不能過軟也不宜過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