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讀書會
干部學習核心期刊目錄
第20250404期
1
《求是》
主辦單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卷號期號:2025年第8期
推薦部門:黨建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求是》2025年第8期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指出,建設文化強國,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事關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們要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
2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卷號期號:2025年第2期
推薦部門:中直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王偉光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5年第2期撰文《》指出,決定馬克思主義政黨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思想政治路線是否正確。在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的基礎上,才能夠制定出正確的政治路線、軍事路線、組織路線和工作路線等。遵義會議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我們黨經過與錯誤路線的斗爭,轉變到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上來,這是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轉折點的偉大意義和真正秘訣所在。要解決好思想政治路線正確與否的問題,最重要的經驗是結合中國實際,學習馬克思主義,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
3
《社會保障評論》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保障學會
卷號期號:2025年第1期
推薦部門:干教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賀丹、史毅在《社會保障評論》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當前,我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逐步優化,經濟、時間、服務類舉措不斷豐富。然而,傳統的生育支持政策仍面臨政策理念稍顯滯后、政策精準性與包容性不足、財政投入相對欠缺等局限,系統性的政策體系難以形成,生育支持政策的實施效果受到制約。建議調整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導向、投入和支出衡量標準,綜合協調微觀家庭生育行為外部性與宏觀人口高質量發展均衡性之間的關系,將構建積極生育保障體系作為社會投資的優先重點領域,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4
《中國編輯》
主辦單位:中國編輯學會;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卷號期號:2025年第2期
推薦部門:企干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徐鴻晟、張洪忠、姚俊臣、林潤在《中國編輯》2025年第2期撰文《》指出,文章從技術接受模型視角出發,采用問卷調查法和焦點小組訪談法采集資料,思考大模型技術被主流媒體接受的現狀、從業者認知和技術接受的影響因素等問題。研究發現:一是主流媒體已經將大模型技術應用在內容生產的全鏈條之中,技術采納程度較高;二是整體上我國主流媒體從業者對大模型技術持積極態度,技術接受程度高;三是在個體和媒體機制層面均有一些影響大模型技術接受的因素。最后在觀念和行動兩個層面對我國主流媒體使用大模型提出了建議。
5
《金融評論》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卷號期號:2025年第1期
推薦部門:博士團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趙宣凱、寶恩德爾、左從江和李濤在《金融評論》第1期撰文《》,系統追溯大語言模型的演進過程,梳理此類模型在經濟金融領域應用的相關文獻,歸納模型優勢及典型的學術應用流程,總結模型潛在問題并展望未來應用前景,以期為有效利用大語言模型分析中國特色經濟金融問題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從宏觀金融政策預期、金融市場投資行為和企業微觀決策三重視角梳理模型的學術應用。具體包括宏觀政策文本分析、宏觀經濟預期、經濟主體決策模擬、金融市場情緒分析、資產價格預測、投資風險管理、企業經營決策、創新活動以及勞動市場行為等諸多方面。相較傳統方法,大語言模型參數龐大,具備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能更準確地從海量文本數據中提取關鍵信息,幫助判別經濟主體的決策行為與特征。大語言模型在迅速迭代演進,但在學術領域應用尚未有一致的框架。本文研究總結應用此類模型的一般步驟,并根據公司年報文本識別企業文化以介紹其使用的具體流程。最后,文章針對性地討論了大語言模型存在的模型幻覺、邏輯推理謬誤、較高的算力與資金成本等三方面問題。展望未來,大語言模型未來學術應用需注重可解釋性,拓展圖片、視頻等多模態數據處理,關注經濟金融研究范式的改變,并重視模型應用背后的治理問題。
6
《生態文明研究》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卷號期號:2024年第6期
推薦部門:英才中心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呂文斌、趙盟在《生態文明研究》2024年第6期撰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新階段,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文章指出,要正確認識我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歷史進程和偉大成就,堅持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努力培育和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深入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積極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文章強調深化改革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加快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積極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持續完善綠色發展支持政策,不斷提升綠色發展政策的協同效應。
7
《經濟縱橫》
主辦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卷號期號:2025年第1期
推薦部門:政法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芮明杰在《經濟縱橫》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未來產業是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可能形成的新型產業。鑒于未來科學技術飛躍、全球產業結構重塑及國際市場競爭態勢的不確定性,未來產業的成長路徑與范式勢必有別于以往及當前的產業形態。因此,在規劃布局未來產業時,深入探索并開拓促進未來產業健康發展的新路徑與新范式,使之真正成為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前導力量,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影響未來產業成長路徑與范式的六大核心要素為未來的消費需求趨勢、技術進步前景、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新型全球一體化趨勢、產業主體變革及人才資源儲備,這些要素共同構成了影響未來產業健康發展的內外動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交互融合、協同創新”的未來產業成長新路徑,以及“創新性的生產方式、革命性的生產組織模式”的未來產業成長新范式。助力未來產業成長新路徑新范式的形成,需要構建先進的智能數字基礎設施,為產業變革提供堅實的支撐;設計未來產業政策支持體系,以政策引導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打造全球創新合作平臺與網絡,加速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8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
卷號期號:2024年第6期
推薦部門:媒體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何光順在《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6期撰文《》指出,中國哲學的“感應”論與儒家“中庸”思想關系密切,并可以從“唯物論”與“實踐論”的雙重角度予以詮釋。“感應”論包括“感物”和“應時”兩個環節,它是意識主體在意向性的實踐活動中所達致的一種居間化和兩極性的平衡狀態。“感應”論中的“物”不是簡單的物質或質料,而是在主體實踐活動中先是被直觀體驗而后被主體依其自身理性法則的自覺并借助媒介或工具予以改造之物。從根本上說,唯物論就是實踐論,就是強調人與事物對立而又統一的矛盾辯證關系,并進而在實踐中順應以實現對自身和世界的改造。主體“感物”,就是從內在性和直觀性上建立主體與事物的直向關系;主體“應時”,是在一種時機化處境中,借助居間性的媒介,建立主體與事物的實踐關系。中國哲學的“感應”論在孔子的“中庸”思想那里獲得了其理性的原則和方法論的自覺,并具有從內在性轉向外在性、從自發性走向反思性、從直接性走向間接性、從沉思性走向實踐性的多重特征。
9
《學術月刊》
主辦單位: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卷號期號:2024年第11期
推薦部門:出版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何大安在《學術月刊》2024年第11期撰文《》指出,通用人工智能起步于生成式AI,目前它正在以ChatGPT語言大模型和Sora視頻大模型展現于人類;通用人工智能對人類活動或行為方式的影響,不僅直接反映在經濟活動上,也間接反映在文化乃至于非政治性意識形態領域。基于通用人工智能將會被廣泛運用于生產、交換、消費和分配領域,有必要在概要介紹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構成的基礎上,對通用人工智能與經濟、文化的關聯展開分析:(1)通用人工智能會以何種方式對價格波動、產量確定、競爭和壟斷形成以及產業組織架構等產生影響;(2)通用人工智能有沒有可能形成AI哲學,它的廣泛運用將會對文化產生哪些影響。要研究這兩方面的關聯,需要以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構成和技術水準作為分析基礎,以企業微觀經濟活動作為分析對象,以通用人工智能的生產經營效應作為評價參照,將通用人工智能的技術、經濟和文化等放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并以此為基礎對正在興起的科技人文主義進行考察。通用人工智能的應用和發展離不開數字技術生態圈及其背景生態的數字經濟生態圈,對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要擴大認知范圍。
10
《財貿經濟》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卷號期號:2025年第1期
推薦部門:地方組
← 左右滑動查看封面、目錄 →
謝佳松、才國偉在《財貿經濟》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推動創新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基于中國專利引用大數據,本文探討了商業銀行設立異地分支機構這一金融網絡空間擴張行為對區域間創新擴散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表明,商業銀行設立異地分支機構顯著促進了創新從銀行總部所在城市向分支機構所在城市的擴散,其中投資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分析顯示,金融網絡對創新擴散的影響呈現“偏向性模式”,即這種影響主要發生在產業結構、技術空間相似以及技術前沿距離相近的城市之間。此外,在市場需求旺盛、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及人力資本水平較高地區,金融網絡對創新擴散的推動效應更為顯著。同時,創新擴散仍受到傳統行政邊界及文化差異等壁壘的阻礙。本文為金融發展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給予了新的解釋與經驗證據,并從創新要素端為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建設統一大市場提供了重要參考。
注: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責編:劉星月;初審:韓培濤、許雪靖;復審:刁超群、邱詩懿、李雨凡;終審:正辰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余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發布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涵蓋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特區。累計閱讀量達到了近億次,其中通過朋友圈轉發量千余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臺產品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較好。并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新華網、央視頻、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以及經報送遴選評薦《求是》《中國紀檢監察》《黨建研究》《中共黨史研究》《中國黨政干部論壇》《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國財政》《中國出版》《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外交評論》等近百本中央級核心期刊正式入選長安街讀書會干部學習核心來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長安街讀書會主編的《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理論讀物,形成了系列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累計固定讀者百余萬,影響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各省市縣(區)等所在的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部門聯合開展相關黨建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準,已正式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證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的有關單位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復:【申請入會】【學思平治】【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干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