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
辟謠:民政部:從未設立或批準設立“一脈養老”“惠民工程”項目
詳情:近日,民政部發布《關于有關養老APP涉嫌詐騙的提醒》,表示民政部從未設立或批準設立“一脈養老”、“惠民工程”項目,未推出任何類似產品或軟件。請廣大公眾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信息和不實宣傳,避免上當受騙。已經參與或可能遭受損失的用戶,建議盡快向屬地公安部門報案,避免造成進一步損失。如遇可疑情況,及時向相關部門咨詢核實或報警處理。(來源:民政部網站)
謠言:高速上駕車只要不超143km/h就不處罰?
真相:近日,有網絡傳言稱“聽說高速上開車只要速度不超過143km/h,就不會被處罰”,引發關注。對此,山西交警回應稱,網上傳言不準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關規定,高速公路超速處罰分為以下四檔。首先是超速10%以下,通常不會被扣分,只會給予警告。超速10%以上未達20%,這種情況不扣分,但罰款200元。超速20%-50%,這種情況會扣6分、罰款200元。超速50%以上,直接扣12分。如在限速60km/h的路段,車速超過90km/h,會被扣12分、扣留駕駛證,還需重新學習、考試。對于私家車來說,在限速120km/h的高速公路上,當車速達到143km/h時不會被扣分,但會面臨200元罰款的處罰。欲速則不達,在高速上請讓速度匹配安全,別讓一時的急躁,毀了回家的平安路,嚴守限速規定,安全行駛。(來源:“山西網絡舉報”微信公眾號、山西晚報)
誤區:“0脂”食品吃不胖?
真相:并非如此。“0脂”食品代表每100克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不超過0.5克。但“0脂”不代表“0能量”,食物中的能量不僅來源于脂肪,還包括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如果“0脂”食品中含有高糖或高蛋白質,過量攝入仍可能會導致能量超標,從而轉化為體內的脂肪。健康飲食不僅取決于單個食品是否為“0脂”或“0糖”“0添加”,更取決于整體飲食結構的平衡。建議大家每日飲食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盡可能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多吃新鮮蔬果和全谷物。(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關注:網信部門持續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當牟利問題
詳情:今年以來,網信部門持續強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根據日常管理和網民舉報線索,持續清理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發布的違法不良信息,多批次從嚴處置違規賬號。此類違規行為無視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違背孩子主觀意愿,將童真童趣異化為流量變現工具,對未成年人造成負面影響。典型問題包括:一是惡搞兒童、博取眼球。包括用道具刀假裝砍兒童肢體,制造“萬萬沒想到”場景;在孩子身上扔食物、亂涂畫,進行所謂“懲罰教育”。二是虛假擺拍、制造爭議。部分賬號擺拍親子沖突劇情,讓未成年人演繹分手、相親感悟,教唆孩子模仿成人抽煙。三是不當言行、歪曲導向。在部分短視頻中,未成年人頻繁展示奢侈品開箱或巨額現金場景,進行網絡炫富。有視頻打著揭露批判、警示教育的名義,刻意讓未成年人演繹不當行為、作出危險動作,發布同質化文案渲染炒作,造成不良示范。四是違規引流、規避打擊。部分賬號以“舉牌”售賣所謂定制圖片、發布定制舞蹈等名義,引流添加好友,通過“一對一”交流等隱蔽形式傳播低俗色情內容。網信部門壓實平臺主體責任,指導平臺加大違規線索摸排打擊力度,從嚴審核涉未成年人信息內容,累計對1.1萬余個違規賬號采取禁言、取消營利權限、關閉等處置措施。
網信部門指出,近期工作中發現涉未成年人問題新苗頭,部分賬號通過低幼裝扮、添加“學生”標簽、定位學校地址等方式,假借未成年人名義發布不良導向內容,企圖混淆視聽、牟取利益,借機在隱蔽環節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對此,網信部門將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指導平臺對相關違規內容和賬號從嚴采取處置措施,并配合公安機關強化違法犯罪打擊。同時,網信部門提示,未成年人模式是引導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一項便捷技術工具,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個人信息安全的情況下,通過一鍵啟動、時長管理、專屬內容等多元功能,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不良信息侵擾。但充分發揮模式保護作用,離不開各方的共同努力,希望廣大家長和未成年人用戶主動開啟未成年人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安全上網。(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來源: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