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5年4月15日,涪陵發布發布了一則消息,稱有科研團隊在重慶涪陵的懸崖峭壁上發現了一種新物種。
科研團中的教授介紹說這種植物是重慶特有的物種,并且目前僅發現了1000多株。
世界上還存在著很多尚未被人們發現的新物種,有時它們可能就在人們眼皮子底下,但是卻因為一些原因被忽視了。
那么這種重慶特有的新物種是如何發現的呢?
?—【·發現新物種·】—?
這一新物種的名字叫做異鱗石山棕,它的發現也是一個偶然。
李先源教授和他的團隊早在2017年的時候就發現了這種植物的存在,當時武陵山大裂谷修建了一座索橋,正好靠近懸崖,他們就發現了長在崖壁上的異鱗石山棕。
憑借著多年野外認植物的經驗,李先源覺得這種棕樹很不一樣,就在附近展開尋找。
它們生長的位置比較危險,人們找的時候也很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了幾株,但是當時正好是冬天,樹木的葉子都掉光了,也沒有花朵和果實,想要對其進行物種鑒定難度很大。
第二年的時候,李先源教授就又來到了這里,想要采集這種棕樹的花朵,他每隔十幾天就會去一次,去了六七次,但是都沒能采到花朵。
后來還是在景區的幫助下,李先源教授才終于采集到了,在后續的研究中人們逐漸掌握了這種植物的形態特征,最終確認這的確是一個新物種。
2019年,李先源教授發表了論文,將這一重慶特有的新物種命名為異鱗石山棕。
在最近涪陵發布發布的視頻中,李先源教授介紹到,異鱗石山棕與以往發表的石山棕植物存在一定的區別。
首先是它的葉鞘纖維比較柔軟,還有就是它葉子背面的鱗片有兩種形態,分別是塊狀和粉末狀的,這也是它取名“異鱗”的原因。
并且它還是重慶特有的物種,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裂谷的懸崖峭壁上,數量大約有1000多株。
新物種的發表本來是植物界“添丁”的好事,然而發現異鱗石山棕的消息在網上傳開之后,很多網友都表示自己就見過這種植物,以前家里用它編玩具玩。
但也有網友表示,既然能夠發表為新物種,那么肯定是經過了權威專家的多方認證,在普通人看來可能很普通,沒什么區別,但是經過專業人士的研究,能夠發現它與已知物種之間的不一樣。
新事物總是新奇的,因此每當發現新物種的時候,無論是深山里的小昆蟲,還是深海中的神秘魚類,總能引起不少網友圍觀。
但是有時一些網友也會表示“新物種很眼熟”,網友有可能真的見過這些新物種,但也有可能這些新物種是“熟悉的陌生人”。
新物種的論證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就像是異鱗石山棕,從2017年發現開始,李先源教授和他的團隊就進行了好幾年的嚴格論證,最終才確定是新物種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或者在此之前,人們很可能就已經在武陵山見過異鱗石山棕,但是將其當做新物種發表,表示它正式被學界識別和記錄。
在全球范圍內,許多新物種的發現都離不開當地人、獵人、農民、牧民、甚至孩子們的線索,他們可能提供了最初的線索或標本,引導科學家深入調查。
這也提醒我們,保護生態多樣性,不能只靠實驗室里的科學家,更需要普通人的關注與參與。
除此之外,植物也是需要分門別類的,就像是異鱗石山棕,它屬于棕櫚科石山棕屬植物,在這一種屬下,還有很多和異鱗石山棕存在親緣關系的植物,它們在形態特征和基因上也都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乍一看可能會誤認為同一種植物。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它們可能長得像,但是在植物學中,它們都具有自身獨一無二的特點,可以成為一種獨立的植物類別,這樣的分類也有助于豐富生物多樣性和植物的基因遺傳多樣性。
?—【·異鱗石山棕·】—?
李先源教授對異鱗石山棕也做出了非常詳細且嚴謹的研究,異鱗石山棕與以往發現的棕樹不同,是很少見的品種。
以往人們對這類棕樹也有研究,它們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和貴州南部等地,在國外主要分布在越南等地。
以往人們發現的兩種棕樹主要是石山棕和兩廣石山棕。
按道理來說,重慶并不是這類植物的分布地區,這里的環境雖然也比較炎熱,但是也是有冬天的,而且會下雪,與石山棕和兩廣石山棕分布的南亞熱帶至熱帶地區的環境并不相符。
加之石山棕本身就是一類比較稀有的植物,于是李先源教授才會對出現在重慶武陵山大裂谷峭壁上的石山棕屬植物產生了好奇,從而展開了研究。
在發現這一不同尋常的植物之后,李先源教授和他的團隊又多次上山尋找,后來在烏江沿線的很多山上都找到了這種植物,這為后續的研究提供了極大的支持。
經過研究發現,異鱗石山棕的花期在4到6月份,8到9月份會結果。
為了確定這的確是一種新物種,李先源教授先后跑到了石山棕和兩廣石山棕的分布地區進行調查,試圖找出它們三者之間的不同。
經過對比之后發現異鱗石山棕與另外兩種植物都存在差異,在葉鞘纖維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李先源教授才確定它為新物種。
并且異鱗石山棕還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它能夠在幾乎沒有什么土壤的懸崖峭壁上生長,生命力頑強,而且植株形態還很美觀。
這種植物對修復礦山生態具有很大的價值,適合栽種在礦山礦坑和巖石植物園等地。
新物種的發表也是一項十分嚴謹的科學,每個人也都可以在生活中發現新物種,讓更多未被記錄的生物進入大眾視野。
參考:
上游新聞《西南大學團隊發現新物種遭網友質疑,當事教授回應:研究過程很嚴謹,面對質疑不生氣》,2025-4-21
涪陵發布《涪陵發現一植物新物種,1000多株,生長在懸崖上》,2025-4-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