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價逐日攀高的當下,“買金熱潮”正席卷而來,消費者們紛紛將目光投向閃耀的貴金屬,溫州市民季先生便是其中一員。
去年 11 月 26 日,季先生在溫州交通銀行信河支行訂購了150g的999熊貓紀念金幣,然而收貨后卻犯起了難。熊貓金幣與鑒定證書用亞克力塑料封裝著,無法取出驗證金幣重量與含金量。季先生稱自己詢問銀行客戶經理時,對方表示采取封裝版的原因是避免包裝打開后造成金幣氧化損壞品相。雖然禮盒內有印著“傳世國寶150g,成色Au999”的資料卡片,但由于無法親自檢驗,季先生總感覺不放心,心里有道坎兒。
消費者季先生:這個就打不開,你就沒辦法測這個重量跟含金量,后來我就跟銀行聯系,他說這個是封裝版,就是這樣子的。
此外,季先生告訴《科林維權熱線》記者,金幣包裝內并沒有隨行的發票,他是在收貨10天后收到的電子發票,而發票上并沒有明確黃金含量與熊貓紀念幣的品名,銷售方也只寫著北京工美集團責任有限公司。明明是在交通銀行購買的金幣,為何發票上卻全無體現呢?季先生很疑惑,他希望溫州交通銀行能將發票打印并蓋上交行公章,以增加消費者的安全感。
消費者季先生:這東西你雖然是北京開了發票,溫州就是交行信河支行這邊就是說我要求他你把我發票打印出來,然后你們交行這邊蓋個印,也就是證明這個東西是在你這里買的,他說不出這個發票。
接到投訴反映后《科林維權熱線》記者立馬聯系了與季先生對接的溫州交通銀行信河支行高經理,高經理表示,考慮到商品保值問題,銀行并不建議破壞包裝。但若消費者確實有鑒定的需求,可以自行破除包裝取出金幣前往金店檢驗。
溫州交通銀行信河支行高經理:金質幣它就是這樣子封裝起來,金子的封裝是國家鑒定的。金質幣為了保存要很多年的,因為熊貓金幣它可能傳到他孫子的時候,它可能漲價很高的,所以它保存必須不要被它氧化掉。所以說金質幣才會有這么貴重,或者是說設置的這么好的一個封裝的密封的。如果客戶愿意砸掉也可以,他隨便用個什么斧頭榔頭去敲掉也可以的,可以去稱,可以去哪里鑒定的。
至于發票問題,溫州交通銀行信河支行高經理表示是完全按照國家規定出具的。2025年新版本電子普通發票統一沒有銷售方加蓋發票專用章。發票上有國家稅務總局章與二維碼,若消費者不放心可以咨詢稅務局。
溫州交通銀行信河支行高經理:已經是非常正規的統一發票了。統一發票都是這樣發票的。2025年國家稅務局就是這樣統一發票的。銀行業務也是一樣,沒有另外我們沒有什么其他章,除非他貸款有銀行章,其他的沒有隨便敲章,任何一個章,什么作用、什么業務都是要經過審批的,所以他這道就是黃金公司,正式正規的國家黃金公司給他的發票,所有客戶都是一樣的。不是說個人要求他要加蓋什么章,就應該有個章隨便可以蓋給他的,是這樣子的。它的發票是國家統一的稅務有效發票,正規有效發票,它可以去驗證真偽的,上面有二維碼的。
那么,季先生購買的熊貓金幣能不能等價回收呢?溫州交通銀行信河支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交通銀行目前只對未拆封的“交行沃德金條”承諾回收。季先生所購買的熊貓金幣不屬于該范疇,如要變現,需要季先生自行前往金店回收或請銀行工作人員幫忙聯系二級市場售賣。
科林觀點
熊貓金幣具有法定貨幣與貴金屬投資品以及消費藝術品的三重屬性,本應具備較高的市場流通性,但此次消費者所提及的問題暴露出了銀行貴金屬銷售體系存在結構性缺陷。在此我有三個設問,首先銀行以防氧化為由“禁止”拆封的操作建議難以自圓其說,假設金幣品相確因拆封受損,那豈不是恰好印證了其材質和工藝存在瑕疵嗎?這與"傳世國寶"的宣傳定位自相矛盾。其次,"傳世國寶"的廣告語容易使消費者產生增值預期,假設銀行在銷售金幣之前沒有向消費者做出“不保證回收”的說明,那豈不是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嗎?第三,銀行通過消費者的信任度促成交易,卻又不出具任何與銀行銷售行為相關的依據,豈不就是將投資風險完全轉嫁給了消費者嗎?因此,綜上所述,我建議監管部門要強化金融機構明確標注貴金屬產品回購條款的要求并將貴金屬銷售納入金融產品適當性管理框架,避免普通投資者陷入"紙面富貴"的流動性陷阱。
來源 科林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