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美國下跪會得到什么?2018年的中興再一次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范。
早在2012年,中興就美國盯上,美國霸道地指控中興違反他們對伊朗的出口禁令。
2017年,中興與美國達成和解,支付8.9億美元罰款并承諾解雇4名高管、處罰35名員工。2018年,美國突然翻臉,以“未扣減涉事員工獎金”為由重啟制裁,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出口電訊零部件產品。期限為7年。此外,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還對中興通訊處以3億美元罰款。
中興采取了妥協的策略,最終向美國支付了高達22.9億美元(約146億人民幣)的罰款,相當于公司兩年的凈利潤。
美方要求中興采購美國芯片必須占其總采購量的35%以上。
更屈辱的是,美國要求中興在30天內更換全部董事會及高管,并派駐合規監督組長期入駐,企業決策權被直接架空,商業機密被美國人完全掌握,自主創新完全不要想,這簡直就是企業版《辛丑條約》。
可是屈服和投降換來了什么呢?
2018年中興巨虧70億,市值蒸發700億!中興手里的大量項目被迫延遲或取消,市場占有率大跌,品牌形象也大受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5G部署也大受影響,至少推遲了半年。
這場21世紀最屈辱的商業"城下之盟",不僅改寫了中國科技企業的出海劇本,更用血淋淋的教訓揭開了全球科技霸權的真容。
2018年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提出的條件幾乎復刻了中興模式:要求中國放棄“中國制造2025”、拆分華為等企業、接受美國控股
正如網友所言:“跪下一次,就會被迫跪無數次”。
歷史反復證明:面對霸權,屈服只會淪為魚肉,自強才能贏得生機。
中興事件如同一記警鐘,徹底喚醒了中國對技術自主的緊迫感。2018年后,中國半導體產業投資激增400%,長江存儲、中芯國際等企業快速崛起。
自主創新的星火正在燎原。
華為海思用"備胎轉正"上演絕地反擊,其自研的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使單站功耗降低21%;上海微電子28納米光刻機成功,有望打破ASML的壟斷;這些突破印證了那句話:"除了勝利,我們已無路可走。"
當2024年中興帶著自研芯片重返國際展會時,那段“下跪”往事已成為中國科技涅槃的注腳——跪下的膝蓋撐不起民族的脊梁,唯有手握核心技術,才能挺直腰桿與世界對話。
核心技術突破時的星辰大海,永遠比妥協求存時的殘羹冷炙更值得追逐。這是中興用146億買來的教訓,更是中國科技人寫給未來的戰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