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東高調宣布進軍外賣市場,試圖在外賣這一萬億級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其對外賣市場的興趣,并非一時興起,而是主營業務壓力下的戰略選擇,也有分析認為是“慌不擇路”。
2024年,京東因“楊笠代言爭議”導致部分男性鐵桿用戶流失,被抖音商城超過,在傳統電商領域已經落到了第四位。
因此,開辟第二增長曲線迫在眉睫?。
既然電商斗不過淘寶、拼多多和抖音三巨頭,那就瞄準美團這個“軟柿子”。
一、京東的戰術:精準打擊與差異化定位
京東的入局策略明顯經過精心設計,利用“天下苦某團久矣”的心理大打輿論戰,搶占道德制高點。
1、高調宣布為專職騎手繳納社保
計劃以此吸引騎手,將團隊從1萬擴張至10萬,直擊美團眾包模式下社保覆蓋率不足的痛點。
京東如果能兌現承諾,短期內可塑造“負責任企業”形象;長期來看,按人均月成本1000元估算,10萬騎手的社保成本約為每年12億元,尚可承受。
根據公開數據,美團至少有300萬名全職騎手。
如果美團被迫跟進,可能面臨每年360億元的成本激增,高于2024年的全年利潤。
2、聚焦高端堂食市場?,展開錯位競爭
京東外賣將入駐商家限定為“擁有實體門店的餐飲品牌”,拒絕純外賣店鋪,并承諾2025年前免傭金。
這一策略旨在吸引高端品牌入駐,避免與美團在中小商家上低價競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3、用戶體驗的激進承諾?
京東宣布:超時20分鐘免單!
這一政策看似冒險,實則暗藏巧思。
初期聚焦一線城市核心商圈,有限的服務范圍使京東能夠集中運力,將超時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
4、外賣凈利潤率不超過5%
這是京東宣傳策略的一大失誤,混淆了凈利潤率與抽傭率的概念。
目前,全球凈利率最高的外賣平臺才3.3%,美團只有2.8%,而餓了么至今仍未盈利。
二、美團的護城河:為何難以被撼動?
盡管京東來勢洶洶,但美團在外賣領域的統治地位建立在多重壁壘之上:
1、雙寡頭格局
美團與餓了么合計占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美團市占率超過60%。
后來者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達到規模效應,在成本上處于劣勢。
2、雙邊網絡效應
外賣市場具有“雙邊網絡效應”:用戶的選擇取決于商家數量,而商家入駐特取決于用戶規模。
新進入者需同時撬動兩端,但補貼成本呈指數級上升。
滴滴外賣2018年投入10億元補貼僅換來無錫一地短暫登頂,便是前車之鑒。
3、配送系統的復雜度
外賣配送看似簡單,實則涉及復雜的動態調度系統。
美團每天處理數千萬訂單的路徑優化,需實時平衡騎手負荷、天氣、交通等因素。
其“超腦”系統經過十年數據積累,能將平均配送時長壓縮至28分鐘,而新玩家至少需要2~3年的磨合才能達到相近效率。
4、多業務協同的生態防御?
從外賣到到店酒旅,美團已構建起本地生活服務的完整矩陣。
最近推出的“美團閃購”更是直擊京東腹地:依托現有騎手網絡,美團可將餐飲配送的閑時運力用于日用百貨即時零售,邊際成本接近于零。
三、歷史鏡鑒:挑戰者們為何失敗?
回顧外賣行業歷史,美團的地位并非未被挑戰,但所有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1、滴滴外賣(2018年)?:缺乏對餐飲生態的理解,誤將網約車的補貼邏輯復制到外賣,最終因運力調度失控退出市場。
2、餓了么(阿里系)?:盡管獲得支付寶流量和88VIP會員體系支持,但組織架構頻繁調整導致戰略失焦,市占率始終徘徊在30%左右。
?3、抖音外賣(2023年)?:雖憑借流量優勢吸引商家入駐,但缺乏自建配送體系,依賴第三方服務商導致履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處于業務整合與戰略收縮階段。
這些案例揭示了一個規律:在外賣這個“臟活累活”領域,流量和資金并非萬能,線下運營能力才是真正的勝負手。
相比以上挑戰者,京東的經濟實力一般,2024年凈利潤413億,與美團的358億差距不大,燒錢還不一定就燒得過對方。
京東做外賣也有自己的優勢,即擁有自己的配送隊伍。
但達達的眾包騎手平時主要配送藥品、文件、電子產品、超市商品等,容易保管且時間約束較小。
而外賣配送集中在中午和傍晚,需要應對高峰期的瞬時壓力;復雜的動線規劃,同一騎手需多次往返商家;以及高溫、雨雪等極端天氣的應變能力。
四、美團的反擊則精準而老辣
通過《與其造謠引流,不如兌現承諾》等推文直擊京東軟肋?,提醒公眾注意京東過往“兄弟文化”“全員社保”等承諾的落實情況,削弱其道德優越性的可信度。
?更狠的是生態化反制?!
4月15日,美團正式推出獨立即時零售品牌 “美團閃購”,以“24 小時陪伴消費者的新一代購物平臺”“閃購一下,30分鐘好貨到手”為標簽,利用高頻外賣流量帶動低頻零售訂單,對京東的核心業務構成直接威脅。
由于外賣配送復雜度遠超標品配送,因此對于美團來說,進入“低頻零售”領域是降維打擊;而對于京東來說,進入外賣市場是升維挑戰,難度不是一個級別的。
結語:
只要美團不犯低級錯誤,其強大的護城河(市占率、系統先進性與業務復雜度等),無人可以跨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