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在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中,僅次于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泰國擬被征收36%的關稅,這促使泰國希望通過談判來削減關稅。
據泰媒《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道,當地時間4月22日,泰國總理佩通坦(Paetongtarn Shinawatra)表示,泰美關于高額貿易關稅的談判因美方要求泰方審議重要議題而推遲。
談判原計劃于4月23日進行。泰國是受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措施打擊最嚴重的東南亞國家之一,如果不能在特朗普政府給出的“90天暫緩期”內未能達成減稅協議,泰國將面臨高額關稅。
佩通坦說,新的會談日期正在安排中,“我們的行動不會太慢,我們正就美方提出的重要議題進行審議,包括可能會適當調整關稅”。
她稱,泰國的農業出口和其他進口產品正在接受審查。
美國是泰國2024年最大的出口市場,占泰總出口額的18.3%,達549.6億美元。美國與泰國的雙邊貿易逆差為456億美元,較特朗普首個任期初的約70億美元有大幅上漲。
佩通坦補充道,“我們正在咨詢學界和各方意見,全力應對當前局勢。我們正在盡可能地保護農業利益,談判應該是互惠互利的”。
泰國總理佩通坦 視頻截圖
據報道,原定赴美參加會談的泰國財政部長皮猜·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盡管美國推遲了談判,但工作組的磋商仍在持續。他說自己近期暫無訪美計劃。
作為泰國的首席談判代表,皮猜·春哈瓦吉拉上周也沒有像之前宣布的那樣前往西雅圖與美國商界人士會面。
泰國商務部部長皮猜·納里帕他潘(Pichai Naripthaphan)也是談判小組成員之一。他表示,鑒于兩國有著“良好和長期”的雙邊關系,無論何時重啟談判,泰方都希望取得“良好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泰國工業聯合會(FTI)4月22日稱,泰國3月份工業信心指數出現三個月來首次下滑,未來指數顯示,由于對美國關稅的擔憂,該指數將進一步下滑。
FTI的工業信心指數從2月的93.4降至3月的91.8。預測未來三個月信心的另一項FTI指數也出現三個月來首次下滑,從前一次調查的97.6降至3月的95.7。
不過,FTI副主席披集(Apichit Prasoprat)在一次簡報會上說,美國暫停加征關稅90天的決定具有積極意義,這給了泰國更多的準備時間。
另據泰國大米出口協會的數據,受關稅影響,泰國一季度大米出口量下跌30%,全年出口量可能跌破750萬公噸的預期。
去年,泰國的大米出口量為994萬噸,價值2256.5億泰銖,按出口量計算,美國是泰國的第三大市場。
佩通坦政府稱,若無法通過談判降低關稅,泰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恐被拉低至少1個百分點。?
為了促成協議,泰國方面提出增加進口美國玉米、天然氣和乙烷等商品,同時降低進口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