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面包夾知識
編輯|面包夾知識
?——【·前言·】——?
特朗普和他的幕僚總有新點子,“關稅”一招沒到到預期效果,就又使出一計,這次是對中國的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采取“301調查”。
正如特朗普宣稱,要讓美國造船業重回巔峰,讓美國制造的船舶再次稱霸全球,他期待著美國在造船業也能“再次偉大”。
這話說得倒是豪情萬丈,可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巴掌,但凡看看現在中美的差距,他都說不出這么假大空的話。
?——【·美國的黑招·】——?
去年,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頭宣布對中國的半導體進行管制,這樣單方面的制裁棒槌,損傷了兩國的合作關心,還自以為是的能影響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可現實并不如美方所愿,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根本沒有被卡脖子,反而逆勢而上,不斷升級和完善,哪怕離世界頂尖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我們也會奮起猛追!
這個例子,可以說明美國對我們的針對和制裁完全低估了中國人克服困難的信念,我們不會屈服,當初的半導體是,如今的造船更讓美國插翅難趕超。
差距究竟幾何我們先看看數據,中國造船廠的年產能大約在 2325 萬噸,而美國呢,只有區區 10 萬噸,這一對比,中國是美國的 232 倍還多!
2024 年,中國船廠交付新船那叫一個多,1286 艘,總噸位達到 3912 萬總噸,占全球份額的 54.6%。
反觀美國,交付新船才 28 艘,總噸位 30 萬總噸,全球占比只有 0.04%,連個零頭都算不上,而且交付的船大多是作業船和拖輪這類小船,一艘遠洋貨船都沒有。
這差距,是不是一目了然?
?——【·中美差距·】——?
從建造成本來說,美國那價格高得離譜,不同船型,美國船廠新造船價格比中國船廠能高出好幾倍!
就拿 2022 年來說,美森航運公司在費城造船廠訂造 3 艘 3600 標箱集裝箱船(LNG 雙燃料),一艘造價約 3.33 億美元。
而中國船廠造同樣的船,只要 5500 萬美元,差了差不多 6 倍!美國國會研究處的報告也說了,美國造的船價格能達到國際市場水平的四倍甚至更多。
為啥美國造船成本這么高呢?從船舶成本構成來看,鋼材等原材料占全船成本 25%-35%,人工成本占 20%-30% 左右,設計管理成本占 5%,船舶配套占 40%-50% 左右。
美國產業空心化嚴重,很多制造業都遷到國外去了,本土生產成本高得嚇人。
就說船舶配套產品吧,美國不僅成本高,國產化率還低,像船用曲軸和推進系統這些關鍵設備,完全依賴進口。
再講講生產效率,中國造船業這些年通過優化生產流程,采用先進建造技術,建造周期大幅縮短。
像江南造船用 “數字造船” 技術,把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周期從 28 個月縮短到 13 個月,而且是國際領先的水平。
滬東中華通過批量化建造,把 17.4 萬立方米 LNG 船建造周期從 40 個月左右縮短到 18 個月以內。
可美國呢,卡托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船廠造同一艘船,工時比許多外國造船廠多出 40%-60%,建造周期和中國相比簡直差太遠了。
在高技術船舶建造領域,中國更是厲害,是全球唯一同時具備建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大型郵輪能力,集齊造船工業 “三顆明珠” 的國家。
超大型原油輪(VLCC)手持訂單中國占比 77.4%;17000 標箱以上集裝箱船手持訂單中國占比 91.6%.
LNG 運輸船手持訂單中國占比從 2020 年的 6.8% 升到 2024 年的 30%。
中國在綠色船舶建造方面也是全球領先,2024 年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市場份額達到 78.5%,還實現了主流船型全覆蓋。
全球最大 15 萬立方米極大型乙烷運輸船、9.3 萬立方米超大型液氨運輸船等,中國都能批量承接。
反觀美國,在民用船舶建造自動化水平相對較低,很多船廠還在用傳統方式造船。
雖說在一些領域有技術儲備,像氫燃料、無人船等技術研發上有先進科研機構和企業,但要轉化成實際生產力,實現產業化應用,還有不少瓶頸要突破。
在綠色船舶領域,和中國的差距更是明顯。
配套體系上,中國作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給造船業提供了堅實支撐,建立了相對完整的船舶配套產業體系。
動力主機方面,中國企業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開發出一系列高效能、低排放發動機產品,甲板機械,像錨機、絞車等設備也實現國產化,能滿足不同類型船舶需求。
總得來說,我們國內的造船業發展的又快又好,造出的船也又多又精,不管在哪方面,美國都是架著梯子也難追。
美國產業空心化導致產業鏈缺失,再加上生產成本高,造船業配套體系不完備。
特朗普想讓美國造船業重回巔峰,可他的一些政策,比如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沒能幫到美國造船業,反而可能讓情況更糟。
就拿《瓊斯法案》來說,這法案要求在美國國內港口間運輸貨物的船舶,必須是美國建造、美國船員操作、美國公司所有。
這聽起來是在保護美國造船業,可實際上,因為美國造船成本高、效率低,導致美國國內航運成本大幅增加。
美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很多時候只能放棄美國國內的造船廠,去國外找更便宜的造船服務,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么。
而且,這種保護主義政策,讓美國造船業缺乏國際競爭壓力,技術更新慢,人才流失嚴重,進一步削弱了美國造船業的競爭力。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美造船業差距巨大,而且這種差距不是短期內能縮小的,特朗普想扭轉乾坤,可他的政策方向卻像是在 “自斷臂膀”。
要想讓美國造船業重新崛起,美國得正視自身問題,比如解決產業空心化,完善產業鏈,提高生產效率,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等等,而不是一味地搞貿易保護,把責任推給別人。
不然,就算是神仙來了,也無力扭轉美國造船業的頹勢。
?——【·結語·】——?
咱們就等著看,特朗普到底能不能拿出真正有效的辦法,讓美國造船業實現他口中的 “偉大復興”。
參考:
環球網:美國揮舞制裁大棒,只會適得其反 2024-12-10
第一財經:從中美造船多維度對比,看美301調查結論的荒謬|專家熱評 2025-04-11
羊城派:魚眼·觀察丨中美造船業博弈:中國以體系韌性不斷突破“天花板”重構全球格局 2025-03-24
央視新聞:專家:美國想“重振造船業”不簡單 既缺能力也缺錢 2025-03-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