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時刻訊(李勇):“肩頸好些了嗎?平時要注意休息。”4月3日,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推拿科辦公室,羅書躍像往常一樣溫和地叮囑病人,一句句簡單的詢問,如同一股股暖流沖刷著著病人的心房。羅書躍辦公室的墻上,常年懸掛一副病人送的牌匾,上面刻著“醫術精湛 手到病除”八個大字,旁邊還有一幅寫著“妙手神針醫百病 德藝雙馨傳四方”的錦旗,靠墻的書柜里,滿滿當當地擺放著一些中西醫學典籍以及兩摞鮮紅色的榮譽證書。
1999年大學畢業后,羅書躍被分配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從事頸肩腰腿痛疾病臨床近30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憑借精湛醫術和崇高醫德,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賴和好評。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表彰決定,羅書躍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該院推拿科是邵陽地區創建最早的頸腰椎病專科。作為推拿科主任、主任醫師,羅書躍師承邵陽市名中醫馮先進之子馮力,是“馮氏”正脊手法傳承人,后拜師大師國醫熊繼柏、孫光榮,全國名中醫袁長津、顧植山等學習中醫經典,擅長正骨手法、傳統及現代康復技術、小針刀、射頻、臭氧及椎間孔鏡等微創技術治療各種頸肩腰腿痛疾病,對各種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常常取得令人稱奇的效果。
“我們最大的優勢在于即使不給病人開刀也能取得好的療效。”羅書躍說。20年前,他接診了一位患有腰椎盤突出的病人,該病人起初病情嚴重到無法下地走路,因抗拒做手術選擇從其他醫院轉院過來。根據病人實際情況,他采用馮氏正脊手法結合康復技術進行保守治療,短短半個月,病人就痊愈如初且再未復發。“那次治療成功給了我們很大信心。事實證明,中醫在降低治療風險、標本兼治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馮氏”正脊手法的神奇之處究竟在哪?羅書躍認為,該手法起效的原理在于能骨正筋柔,暢通氣血,尤其是其中的“肘震”,相比一般的推拿,穿透力更強,能更深層次地抵達病人病灶。但對醫生而言,練好這手絕活需要常年累月的訓練。“一件白大褂穿不了多久,衣肘處就磨出了洞,手上也會長繭。”羅書躍挽起衣袖展示,他的手肘處不見厚繭,取而代之的是繭子無數次脫落后新長出來的皮肉。
在中醫治療室推拿床上,總能看到羅書躍為患者施術的背影。他用雙手或推、或拿、或按、或揉,力度拿捏精準,既深透病所又不讓患者過度疼痛。遇上肌肉緊張如石塊的患者,就得持續發力。一天推拿下來,他常常累得手臂酸痛,可看到患者舒展的眉頭,又瞬間驅散了疲憊。“這就是我堅持做這一行的原因,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羅書躍笑著說。
因看病認真,花費少、療效好,慕名前來的患者越來越多,羅書躍平均每天需要接診的患者高達20多人,有時忙起來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如果羅醫生有三頭六臂就好了!希望他能多帶些徒弟出來,不能讓這么好的醫術失傳。”患者張阿姨感慨地說。
為了提高治病救人的本事,羅書躍先后到北京望京骨傷醫院、武漢普愛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學習新技術新理念,引進小針刀、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等新技術新項目,進一步提高了臨床療效,走出了中西醫結合的新路子。在他的帶領下,科室先后獲評湖南省中醫重點專科、國家“十二五”中醫重點專科、國家中醫優勢專科。
羅書躍積極開展科研創新,參與省部以上的科研課題6個,其中擔任負責人的科研課題4個,其中 “馮式正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獲湖南省中醫藥科技獎三等獎,參與主編專著1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10篇。2022年,羅書躍入選為第五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研修項目培養對象,成為該院首位列入培養項目的人員。
此外,羅書躍經常組織參加各種義診活動,到一線為群眾宣傳國家利民醫藥政策、講解健康知識,治療疼痛疾病;參與“科技下鄉”活動及醫聯體建設工作,多次蹲點鎮衛生院幫助當地建設中醫館,并指導基層醫生醫療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水平。
過去一年,推拿科科室共收到錦旗十余面,感謝信五十余封。“展望未來,我將繼續帶領團隊鉆研醫術,優化服務,不辜負所取得的榮譽和患者的信任,努力續寫醫患同心、共克病痛的美好篇章。”羅書躍說。審編:劉 璐(一審)何騫峰(二審)石 燕(三審)來源:邵陽市中西結合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