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因此每當有一點點小小動作,總是最先吸引大家的目光。
這不,剛剛自然資源局發布《關于西安市長安區(自管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的公示(公示期限30天)》,再次沖擊著話題榜首。
目標定位明確
產業+生態宜居融合發展
根據規劃,這次長安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主要包括主城和引鎮片區兩個部分,規劃范圍總面積約70.72K㎡。
同時,結合七大功能區的信息來看,長安處在南部高新技術與科教聚集區,同時長安的場景文教功能組團也在這個功能區中占據著相對重要的地位。
這意味著長安接下來除了和主城融合之外,還將重點以產業為主,加速人口和人才進入,同時結合自身生態優勢,形成產城人融合片區。
此外,約70.72K㎡之上,長安也有了更清晰的發展目標和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
長安區(自管區)主城區北至西部大道,南至洨河-滈河沿線,東至北長安街、樊川路,西至西灃路,涉及4個鎮街(韋曲、郭杜、杜曲、王曲)。規劃范圍總面積約65.55平方公里,其中61.09平方公里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
引鎮片區位于西康鐵路以西、雁引路以東,南依秦嶺北麓、北連航天基地,規劃范圍總面積5.17平方公里,其中5.09平方公里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
相較于很多區域成片開發或者是全區域發展來講,長安總范圍約1434K㎡,這次主要規劃主城區和引鎮片區,也說明了接下來兩個區域的重要性。
同時需要注意,在長安此前發布的三區三線劃定方案中,可以明顯看出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
我們拋除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之外,城鎮開發邊界此前涵蓋航天、曲江、高新和西咸四個開發區,留給長安自己發揮的空間,也就主要是主城區+引鎮片區了。
這其實也給了大家一個明確的方向,接下來長安的重點就是這兩個區域。
目標定位:
主城片區依托科教、人文、生態三大核心優勢,以"科創產業強區、魅力宜居城鄉、綠色發展示范"為發展目標,在突出秦嶺保護的前提下,統籌整合區域資源,共同打造引領西安南部萬億科技創新示范帶的科創產業樞紐和生態宜居城區。
引鎮片區以西安市南部綠色綜合產業基地、長安區城鄉融合發展高地為規劃定位,依托現狀交通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打造面向大西北區域的能源產品交易儲運基地,面向關中平原的建材產品大宗散貨集散地,服務于產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產業園,成為產城融合的長安智造產業基地。
結合此前國土空間規劃來看,在城鎮空間結構的“多組團”結構中,長安除了常寧文教功能組團這個專業化組團之外,還有長安區引鎮街道這個市級重點鎮,而這次的目標定位來看,主城重點以科創產業和生態宜居為主,而引鎮則成為產城融合發展之下的新高地。
這意味著長安的重點發展片區不再是純粹的住區,而是未來產業和人才密集的主陣地。
20個發展單元
明確三大板塊價值格局
整體規劃之外,這次長安還規劃了20個發展單元,主城18個發展單元,包括重要發展單元6個,一般單元12個。引鎮劃分2個單元,包含重要發展單元1個、一般單元1個。
而在這之中,根據重點發展單元來看,能夠很清晰地看到接下來三個重點板塊的發展格局。
回看自管區主城區的規劃目標,其實也提到:
以“信息港”和“長安公園休閑商務區”為樞紐平臺,以多個科教資源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大學科技園區為核心抓手,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城市魅力與品質形象全面提升的西安科創高地和魅力宜居之城。
結合今年長安區2025年重點工作,不難看出首要的工作就是以片區開發為牽引,全力推進區域開發。其中提到長安將打造東西聯兩翼、中芯承南北,加快新城“一城引領、兩翼起飛、多區共進”的發展格局。
南北兩區域都將延伸城市核心功能,實現高新開發區、航天開發區的規劃聯通和產業協同,共同打造西安南部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帶。
而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重點片區的關鍵詞分別用啟動開發、加快建設和優化功能三種方式。
未來信息港——啟動開發
去年關于常寧新區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進行校地合作,啟動建設未來信息港的信息就已經對外輸出。未來信息港片區規劃面積6.69平方公里,將打造西安區域科創中心核心平臺和南部科創產業帶新引擎。
今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來信息港校區也啟動規劃,位于西安市長安區西灃片區,雷甘路以南、西灃路以東、終南大道以北、翰林南路以西。
西電新校區之外,未來信息港的建設也是以科研促進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一定程度來看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高新千億級支柱產業,也為長安帶來充足動力。
同時,未來信息港也將和此前西部創新港的投用,西安理工大學科創城規劃、西北大學灃西校區(未來科創城)等一樣,加快區域配套產業和人才引入,促進產業和區域的共同發展,在區域經濟、城市能級等多方面產生價值轉變。
長安公園休閑商務區——優化功能
地處常寧新區的核心區,這里將以長安公園周邊4平方公里為核心,延展商業文化、科技創新等功能。
根據規劃,整個區域將新增約500畝科創、文體、商業用地,打造融合文、創、游的泛長安公園科創RBD核心區。進一步增加人氣,讓這里留下更多人。
丨長安公園實景圖
引鎮片區——加快建設
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聚集區。
接下來將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產業,推進AI智造基地等3個項目建設。
三個片區發展階段各不相同,核心片區是優化發展,留住人口;產業片區是加速發展,以產業促價值;科創片區是啟動發展,以城南大學自身科創優勢結合高新技術產業引進人才、進行成果轉化和技術開發,強化區域價值優勢。
對于購房者來講,除了引鎮重點產業為主外,長安公園休閑商務區和未來信息港片區,都將通過產業、生態進一步優化生活空間,而新規劃之下的新資源布局,或許也會開啟置業關注的又一價值高地。
7號線+13號線
再爆2條地鐵規劃線路
回到最后,新規劃中依然有大家關注度極高的地鐵線路走向曝光出來。
除了今年即將通車的地鐵15號線之外,地鐵7號線規劃和地鐵13號線的規劃也已經曝光出來。
地鐵7號線的規劃此前在團結片區城市更新中,有部分站點的明確,而結合此前地鐵四期的線路意向圖,能發現這次關于地鐵7號線的走向也有比較明確的方向。
它或將規劃過高新,同時從倉臺西路、子午大道一直向北,穿過老城區、未央區到達浐灞國際港。
地鐵13號線作為新增出現的一條規劃線路,能看到也是路過高新、長安,最終從城南大道向北,與地鐵15號線換乘后再與地鐵2號線三爻站形成換乘,最終在雁塔南路繼續向北。
地鐵的規劃之外,很多人此前一直關注的區域路網,也進行了提升聯合。
長安區(自管區)主城區結合現狀路網,構建了 “南北暢聯,東西貫通、九橫八縱”的骨干路網體系。引鎮片區形成“五橫四縱”的骨架路網格局。
主城區“九橫八縱”
九橫:西部大道、城市環線公路、櫻花二路-韋曲北街、西長安街-東長安街、學府大街-潏河路、鳳林北路-錦湖街、香積大街-神禾二路、鳳林南路-神禾四路、黃良路。
八縱:西灃路、城南大道、倉臺西路、翰林南路、文苑北路-文苑南路、子午大道、北長安街-南長安街、樊川路。
引鎮片區“五橫四縱”
五橫:匯通二路、匯通路、漢中路、東堡大街、鴻翔西街。
四縱:雁引路、長鳴路-興業三路、興業路-咸寧街、太興路。
能發現,新規劃下長安將協同高新和航天兩個開發區協同發展,通過自身生態優勢,加強交通路網建設,同時借力高校資源與科創底盤的支撐,帶動輻射區域經濟、產業以及人才等多方面發展。
對于長安的發展
你有哪些期待
你關注哪些重點板塊
文末留言,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