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們,也看中了「車和家」。
作者|周永亮
編輯|靖宇
今年,理想被「群狼」盯上了。
據了解,2025 年將是中大型 SUV(介于緊湊型 SUV 和全尺寸 SUV 之間,車長在 4.4 米至 5.1 米之間)市場的「井噴年」,預計有超過 15 款具備競爭力的中大型 SUV 集中上市,覆蓋增程、插混、純電、換電等多種動力形式,價格區間從 20 萬元到 80 萬元,形成全面競爭格局。
中大型 SUV 市場最初是 BBA 的「后花園」。隨著新能源市場的浪潮,理想 ONE 憑借精準的定位、增程電動的配置,上市之初就獲得了市場的成功,隨后問界新 M7、 理想 L6 等領先細分市場,銷量超奔馳、寶馬、奧迪。
那為什么今年車企如此偏愛中大型 SUV?作為這個市場的領先者,理想能守住優勢嗎?
01
中大型 SUV「修羅場」
車企的競爭,總是需要一個「靶子」。
在過去幾年的智能汽車浪潮中,大家爭相對標的是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希望通過更大的空間、更高的配置,成為特斯拉「Killer」。
雖然各家來勢洶洶,奇招頻出,但除了小米 SU7,沒有什么車型真正對特斯拉的基本盤造成威脅。接下來認為有可能對 Model Y 造成影響的可能是小米 YU7。
騰勢 N9,作為比亞迪高端化的重要一環,也想跟理想 L9 和問界 M9 掰掰手腕|圖片來源:騰勢官網
目前,新能源市場滲透率超過 50%,競爭也已進入「淘汰賽」階段。面對所剩無幾的「藍海」市場,各大車企都在加速圈地。其中,理想 L9 和問界 M9 所在的中大型 SUV 市場,正成為新的兵家必爭之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約有超過 15 款中大型 SUV 車型,比如騰勢 N9、深藍 S09、領克 900 EM-P、極氪 EX1H、廣汽傳祺 S7、昊鉑 HL、樂道 L90、吉利的銀河星艦 9 等。
這些車型覆蓋了從 20 萬到 50 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希望滿足不同消費層的需求。同時,它們絕大多數都采用了當下市場偏愛的三排六座布局,并搭載了混動技術,以兼顧續航與性能。當然,其中也有像樂道 L90 這樣,憑借獨特的換電模式打造差異化的玩家。
如同住房消費從「有的住」邁向「住得好」,汽車也正經歷從「能開」到「開得爽」|圖片來源:問界官網
那為啥各大車企都將目光投向中大型 SUV 市場?
可能很多人沒留意到,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大型 SUV 契合了目前汽車市場「改善性」的需求。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的主力人群已發生根本性轉變:置換和增購用戶已成為購車絕對主力,比例遠超首次購車人群。乘聯會預測,到 2025 年,首購的比例將逐漸下降至 30% 左右,增購、換購的比例達到了 7 成。
這也意味著,大多數用戶已有用車經驗,不再僅僅滿足于基礎的代步功能,還希望有更寬敞舒適的空間、更先進的智能體驗。
銷售數據也驗證了這個趨勢。2024 年全年國內大中大型 SUV 市場,銷量為 164.6 萬輛,同比增長 52.5%,相當于同期乘用車市場平均增速(5.8%)的 10 倍。
除此之外,中大型 SUV 一般體型更大,質量更重,所以在能耗和續航方面面臨挑戰。但近年來增程和插混技術的飛速迭代與成熟,為它們提供了支撐。
例如,寧德時代的驍遙增程電池,最早把增程車型的純電續航能力提升至 400 公里以上,日常城市通勤甚至中短途出行都能實現純電驅動。同時,它還兼具 4C 超充能力,號稱可實現「充電 10 分鐘,補能超 280km」,極大提高了補能效率。
再有就是,自主品牌最近這幾年的集體趨勢是「品牌向上」,它們不僅是品牌技術實力的展示平臺,能夠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定位;同時,相較于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緊湊型市場,中大型 SUV 擁有顯著更高的毛利率,「誘惑」著各大車企加速布局。
以深耕中大型 SUV 市場的理想汽車和賽力斯為例,它們的毛利率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報告顯示,2024 年賽力斯的新能源汽車毛利率提升至 26.21%,理想汽車為 20.3%。這一數據不僅遠超傳統燃油車領域,甚至超過了特斯拉的 19.8%。
02
理想或成最大受害者
在中大型 SUV 市場的競爭中,新勢力品牌已經打破了傳統格局。目前,以理想 L6、問界 M9 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已經在銷量上超過奔馳、寶馬、奧迪。
然而,在這高光之下,是更嚴峻的挑戰。隨著大批新玩家的入場,理想、問界這些先行者,將面臨后來者的「圍攻」,他們既要抵御低價競品的價格競爭,也需要持續突破技術天花板以維持高溢價。
在這場攻防戰中,問界雖然經過了短暫的換代真空,但還是通過鴻蒙智行生態,打造出差異化體驗,受到影響比較小。
進入 2025 年,問界在銷量上出現了大幅波動。1-3 月份,賽力斯汽車(含問界品牌)的累計銷量只有 4.5 萬臺,同比下滑了 46.31%,這也是少有的大幅下跌的新能源品牌。
這背后主要是問界進入產品迭代周期,很多用戶在等待新車上市。比如上市之前,問界 M8 預售訂單短時間內已經突破 15 萬輛,很多用戶成了「等等黨」。
2025 款問界 M9,上市 27 天就拿下了 4 萬個訂單|圖片來源:問界官網
隨著大幅換新的新車型的上市,問界實現了觸底反彈。最新數據顯示,剛剛上市的問界 M9 2025 款 27 天大定 4 萬臺,問界 M8 上市 4 天大定 5 萬臺。考慮到這兩款車的落地價都在 40-60 萬區間,能取得如此龐大的訂單量,確實遠超很多人的預料。
相比之下,理想今年的更新換代比較小,可能受到沖擊會比較大。理想是增程式中大型 SUV 的早期開拓者,曾憑借精準的家庭場景定位占據藍海市場。不過,它也面臨雙重對沖壓力:一方面,華為鴻蒙智行通過問界 M9、M8 等多車型對理想 L6-L9 形成了壓制;另一方面,零跑等新玩家以低「半價理想」的策略,復刻理想的核心配置,分流價格敏感型用戶。
銷量已經反映出理想面臨的挑戰。2025 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交付量達 9.29 萬輛,同比增長 15.5%。雖然實現了增長,但這一增速遠低于同期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平均增速(高達 47.1%)。
相比問界的大幅煥新,理想 2025 款車型的更新,主要集中在智能駕駛軟硬件方面;在新車方面,理想純電車型 i8 下半年上市,要保持以往的高增速面臨非常大的挑戰。
更關鍵的是,理想長期依賴的增程技術,「無續航焦慮」這一核心賣點正被競品快速分食。2025 年大量上市的競品覆蓋增程、插混、換電等多種動力形式,尤其在寧德時代驍遙增程電池普及后,更多車企可快速復制增程方案。
2025 年,中大型 SUV 市場的這場激戰,將是理想汽車遭遇的第二次重大沖擊波。第一次的考驗發生在 2022 年第三季度。李想曾表示,華為問界 M7 的發布,對理想 ONE 造成了毀滅性沖擊,直接導致理想 ONE 銷量崩盤、被迫提前停產,一個季度內虧損高達十幾億元。
這次打擊促使理想汽車進行了大幅戰略調整。隨后在 2022 年 9 月底,理想開始全面學習華為,并在組織層面升級為矩陣型組織。同時,理想迅速做出緊急產品調整,火速上市了 L9、L8,憑借精準的產品定位和高效的執行力,穩住了市場節奏。
如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突破 50%,中國汽車市場的新格局初步成型。隨著眾多玩家的加速涌入,中大型 SUV 這片「最后的藍海」,正以驚人的速度從「藍」變「紅」。
在這場更為殘酷、更強調綜合實力的競爭中,未來的贏家,可能不是技術最超前的,也不是價格最低的,而是能讀懂用戶需求的。
對于理想汽車而言,其安身立命的核心優勢——精準的產品定義能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一輪挑戰。理想能否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洞察來實現破局,將是決定其未來命運的終極考驗。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中,一個以兒童身高穩穩跑步的機器人火了。1.2m 的松延動力機器人,包攬了亞軍和季軍,且全程無需人類陪跑。剛剛結束的「機器人半馬」賽事,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今晚 20:00,極客公園視頻號直播間,我們邀請到參賽隊伍和機器人投資人: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哲源和英諾天使基金投資人鄭天依,和大家聊聊機器人跑馬拉松的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