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咩小胖
關于坐月子的禁忌,家里的長輩會有很多經驗傳授,但是年輕的我們對此會持懷疑態度,總覺得一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每當這時,可能就會得到一句“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這樣的警告。
我當時坐月子就是這樣,老人囑咐的一些注意事項,我覺得沒事就沒遵守。之后的幾年,身體確實有些不舒服的癥狀開始顯現。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能夠好好坐月子,我一定要做到這6件事。
1、月子里少站少走
生完寶寶出院回家以后,白天的時間我不睡覺就不喜歡一直躺著,在屋里走走站站活動活動。家里的老人說,月子里要少站少走,要不然以后會腿疼的。
對此我不以為然,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我發現自己走路多了或者是上樓梯,膝蓋確實會疼。
后悔已晚,有些事自己不經歷總是不愿意相信,卻要為此付出代價。
2、能睡覺就多睡
“孩子睡了,你就睡。”這樣的話,很多寶媽在月子里都聽過。寶寶出生以后,媽媽夜晚的睡眠也變成了碎片化。白天不補覺,夜里熬不住。
熬過了月子才發現,比較起來,寶寶在滿月前是最好帶的。二月鬧、出牙鬧……夜里更是睡不好了。
所以,在月子里一定珍惜睡覺的機會,寶寶睡,寶媽就跟著睡,多睡覺也有利于產后恢復。
3、月子里少抱孩子
有條件去月子中心、或者請月嫂的寶媽應該不會遇到這個問題,寶寶都有人抱。如果是老人幫忙照顧月子的,或是自己坐月子,也要盡量少抱寶寶。
喂母乳就躺喂,讓寶寶習慣躺在床上,而不是媽媽的懷里,這樣養成習慣以后,寶寶也更好帶,媽媽也不會累。
月子里總是抱孩子,以后寶媽容易胳膊疼、手腕疼、肩膀疼。我的癥狀是手腕容易疼。
4、注意保暖別著涼
常聽老人們強調,“月子里最怕受風”。這也是為什么產婦出院時要包裹嚴實,而且不建議坐月子出門的原因。
以前我也覺得這樣的說法太過夸張了,但是就因為我在生娃住院的時候病房里太熱,我穿的睡褲比較薄,之后的夏天我都需要穿長褲,要不就覺得腿涼颼颼的不舒服。
坐月子的時候,寶媽一定注意保暖,別著涼。夏天可以使用空調,只要別直吹,但是別穿短袖短褲,不要光著腳。
5、注意飲食均衡,尤其要多吃蔬菜
傳統坐月子是要多喝湯湯水水,還得是比較有油水的湯,什么鯽魚湯、雞湯、豬蹄湯。但是,如果光吃這些,真的是很容易便秘。
經歷了孕期,再加上順產,就很容易得痔瘡。若是月子里便秘,更會加重痔瘡。所以,月子里一定要多吃些蔬菜,不能光喝湯吃肉。
月子里是需要補充營養,但是不能飲食單一,營養均衡更重要。除了蔬菜,也可以吃水果,怕涼可以稍微加熱一些再吃。
6、別碰涼水,哪怕就是洗下手而已
月子里不管是刷牙、洗手、洗臉、洗腳,都要用溫熱的水。上完廁所洗手,也別嫌麻煩就直接用涼水,還是要堅持用溫熱的水來洗手。
刷牙用涼水的話,以后容易牙齒敏感、牙疼。喝水也是,要喝溫熱的。如果想喝純牛奶和酸奶之類的,也要溫熱喝,最起碼要常溫,不能是涼的。
坐月子對于寶媽來說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不僅僅是產后的恢復,對其身體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還沒生娃的姐妹,坐月子一定要好好地愛護自己,別懷僥幸心理,覺得自己體質好沒關系。
如果頭一胎沒有好好坐月子,還要二胎三胎的,那更要抓住機會,好好坐月子,彌補之前沒有坐好月子對身體的損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