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老人,年輕時候為了孩子吃盡了苦,等到退休了,又一頭扎進了“帶娃”的生活中。
帶孩子,的確是件幸福的事:每天看著小小的人兒一天天長大,那份親情和依戀,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但幸福的背后,也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有人說,現(xiàn)在的老人,不是爸媽,是“全天候的保姆”。
從早上睜眼開始,就在圍著孩子轉,做飯、喂飯、送去幼兒園、小學、輔導作業(yè)、晚上哄睡……比上班族還累。
你說不帶吧,孩子也確實需要你;你說帶吧,天天操心、日日操勞,自己的生活全被擠空了。
更難的是,有時候明明是好心,卻沒得到一句好話,反倒落下“你帶得不對”“孩子被你寵壞了”的埋怨。
帶娃,是愛。
但帶得好不好,有沒有分寸,其實很關鍵。
做長輩的,幫忙帶孫子、外孫時,得守住這3條底線。
一:第一條底線,不包辦孩子的事
很多奶奶、姥姥,心太軟,看不得孩子吃一點苦。
一看到孫子寫作業(yè)皺眉了,就忍不住說:“來,我給你寫這一道”;
看到孩子不穿襪子就上火:“不穿你就感冒了!”連一句拒絕都來不及聽,襪子就已經(jīng)替他穿好了。
還有的孩子玩完玩具亂七八糟,長輩一邊嘮叨,一邊自己蹲在地上收拾。
嘴上說“你怎么這么不懂事”,但下一次,還是自己收。
老人們這樣做,其實不是不懂,而是舍不得,心疼。
怕孩子慢,怕他受累,怕他做不好。
可是,孩子的成長,就是一點一點“做不好”中學來的。
如果把他所有“可以做錯的機會”都拿走了,他就失去了練習的機會,久而久之,只會更依賴你,什么事都不愿意自己動手。
小學的作業(yè)我們幫他寫了,初中怎么辦?
襪子我們給他穿了,將來連扣子也要咱們扣?
等你真沒法幫了,他就一下子被現(xiàn)實打懵,甚至一蹶不振。
有些老人說:“我這樣做,是希望他以后少吃苦。”
但現(xiàn)實往往相反——我們越是替他省事,他越不會面對生活的麻煩。
真正為孩子好,是陪他長本事,而不是替他過日子。
成長,是個需要耐心的過程。讓孩子自己動手,哪怕慢一點、做得不夠好,也比你全部包辦更有價值。
哪怕我們在旁邊多等5分鐘,孩子也許就能多一分自信。
二:第二條底線,不傳遞過時的觀念
帶娃,不是只管吃管穿。
長輩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其實都在潛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價值觀。
而很多老人的習慣性說法,常常會讓孩子在無形中接收到一些“有偏差”的認知。
比如,
“男孩淘氣才正常,男孩就該橫一點”;
“女孩就要勤快些,將來好嫁人”;
“男孩嘛,做家務不像樣”;
“你哭什么哭,男子漢不能哭”。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都是老理兒,小時候我們也聽過,可問題是——這個時代早就變了,孩子卻還在接受老一套的思維,那就容易出了偏差。
一個從小聽“男孩不該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后還會幫妻子洗碗嗎?他能共情女性的辛苦嗎?
一個從小被說“女孩就該懂事、忍讓”的孩子,將來遇到委屈,是不是也不敢吱聲?
還有些人覺得:“我只是隨口一說,又不是天天講。”
但恰恰是這些隨口的話,反而最容易變成孩子內(nèi)心的“真理”。
有個孩子特別不喜歡整理房間,他說:“我姥姥說了,男孩不用做這些,等我娶了媳婦就有人幫我做了。”
這個話,讓人聽著真不是滋味。因為在他眼里,家務不是分擔,而是“性別義務”。
真正好的教育,是讓男孩也懂得體貼,讓女孩也擁有底氣。
是教他們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
帶娃的長輩,不需要講大道理,只需要說對話、做對事。
你在廚房干活時,喊一聲:“來,把菜遞給姥姥”,就是教育。
你在孩子說“我是男孩,不收拾”時告訴他:“誰弄亂誰收拾”,就是引導。
孩子從小看到的、聽到的,會變成他成年后的“習慣”,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三:第三條底線,不在孩子面前說父母的壞話
在很多家庭里,老人和孩子生活時間最長,往往也最容易看到父母的一些“短處”或“不周”。
有時候一氣之下,說出來的話,可能只是發(fā)泄,但卻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
比如,
“你爸就知道玩手機,不管你”;
“你媽就兇你,她從來沒耐心”;
“你還是跟奶奶親,爸媽才沒空理你”。
這些話說出來的一瞬間,可能讓孩子更依賴你,但時間久了,卻會讓孩子對自己的父母產(chǎn)生質(zhì)疑。
孩子還小,分不清對錯。他只知道,親人之間有了裂縫,有了分歧。
他開始在心里“站隊”,開始把親情“分等級”。
一旦形成這種思維,長大后,他也許不會去理解、包容,而是動不動就埋怨、責怪,不會經(jīng)營關系,不會處理沖突。
有時候我們以為是在“維護”孩子,其實是在“撕裂”家庭。
哪怕咱們對孩子父母有些不滿,也請記得:孩子的內(nèi)心,需要一個完整、和睦、值得信任的家。
如果真有什么問題,要溝通,也要選對時間和方式。
千萬別在孩子面前指指點點,更不要“拉孩子入局”。
家庭里最好的氛圍,是尊重;而尊重,從不在背后“拆臺”開始。
如果想要孩子以后懂得愛,我們得先讓他看到什么是“彼此體諒”。
幫忙帶娃,是一份付出,也是一份愛心。
但越是愛得深,越要帶得有智慧。
守住這3條底線,孩子能走得更穩(wěn),家庭也會更輕松、更和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