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推薦】
“怕對賭失敗,我趕緊提交了港股IPO招股書”
短短一個月,一眾中國創新企業跟商量好似的,集體向港交所發起IPO沖擊。北京某芯片公司創始人也告訴融中,“最近就在考慮赴港上市。投資人希望公司能盡快登陸資本市場。”過去幾年,不少投資人對港股上市抱有偏見——企業估值偏低、市場缺乏流動性等,今年以來,市場風向似乎正逐漸轉變。一季度,港股新增51家上市申請,近四分之一為A股上市公司。15只已上市新股,融資182億港元,相比2024年大增287%,且大部分來自內地,如古茗、蜜雪冰城。目前,在港排隊IPO的中國公司仍有100余家,包括恒瑞醫藥、海天味業、歌爾微電子、老鄉雞、滬上阿姨等明星公司,以及尋求“A+H”機會的中概股公司。
【要聞回顧】
1.蔡崇信身家暴漲42%
在總身家高達6070億美元的全球25大運動隊富豪老板中,快船隊老板史蒂夫·鮑爾默再度領先,和野馬隊(Broncos)老板羅伯·沃爾頓(Rob Walton)相比略勝一籌。但兩人明年都有可能被超越。即便放眼全球頂尖富豪,過去一年里能比羅伯·沃爾頓更志得意滿的也屈指可數。(福布斯)
2.斥資30億元,洛陽鉬業海外并購黃金公司
4月21日,洛陽鉬業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將通過海外實體以全現金方式收購Lumina黃金全部已發行和未發行的所有普通股,交易總價約為5.81億加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據了解,此次收購折合每股價格為1.27加元,較4月17日收盤價溢價41%。此外,洛陽鉬業還與Lumina黃金簽訂了認購協議,將發行2000萬美元的可轉換債券。(環球老虎財經)
3.三只機器人概念基金規模破百億
開年以來,機器人概念基金火爆。目前已有三只相關基金規模突破百億:華夏中證機器人規模從年初的41億,翻了將近三倍到117億;鵬華碳中和、永贏先進制造智選這兩只主動權益基金在一季度也雙雙突破百億規模。面對規模的暴增,永贏在一季報中提示風險:不要因為熱度高就跟風買入、不要把資金全部押注在單一產品。實際上,A股的機器人概念股多集中在零部件,機器人本體還多在融資階段。開年以來,零部件端的炒作狂熱,部分ST的概念股漲幅已經脫離基本面。(藍鯨新聞)
4.鈞達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
4月21日,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華泰國際、招銀國際、德意志銀行為其聯席保薦人。IPO進程顯示,2024年2月,鈞達向證監會提交備案材料,申請直接境外上市;耗時不到三個月,該公司通過證監會IPO備案,擬發行不超過8716.78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直通IPO )
5.新萊福收購自家公司
近日,新萊福計劃收購廣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備受關注,因為穿透股權關系后,新萊福實際控制人汪小明是金南磁材的最大股東,同時還兼任后者董事長,明顯屬于關聯交易。新萊福在申請上市期間,交易所曾在審核問詢函中就金南磁材相關事項進行問詢,主要關注新萊福與金南磁材的同業競爭情況。新萊福當時稱,公司與金南磁材的產品在產品形態、產品用途、應用領域及性能指標等方面差異顯著,相互間不存在替代性、競爭性。(野馬財經)
6.ST新潮股權爭奪戰升級,伊泰B股砸118億“截胡”金帝石油
4月18日,ST新潮宣布,伊泰B股計劃斥資117.92億元要約收購公司34.6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1%,目的為增強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性并取得公司控制權。據了解,近年來有關ST新潮的股權爭奪戰打得火熱。2024年,內蒙古“煤炭大王”郭金樹掌舵的匯能系曾有意ST新潮控制權,但后因一致行動人信息披露不當,在監管介入下停止了交易。(環球老虎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