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今年以來,北海市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創新推行“會議部署+現場督導”雙輪驅動監督模式,為統籌推進北海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生態品質注入人大力量,“雙輪驅動”漸序發力,監督助力不斷彰顯。
4月17日,北海市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持召開了北海市源頭治理黑臭水體示范工程工作推進會。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有關與會人員圍繞黑臭水體治理、秸稈綜合利用、水產養殖尾水排放等重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有關技術專家結合實際案例,從技術應用、治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創新性建議,在探討中凝聚多方智慧,在思考中拓寬治理思路。
4月18日,北海市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組織相關單位,聯合技術專家及生態環境檢測隊伍,實地調研海城區紅坎村大水溝北側低洼水塘,并在現場與各方共同研究、達成一致,敲定了源頭治理黑臭水體示范工程時間節點。技術專家與檢測人員密切配合,檢測人員運用專業設備對水塘水質的酸堿度、溶解氧、氨氮含量等指標進行全面檢測分析,為后續精準制定治理方案奠定基礎。
在會議推進、現場調研中,北海市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指出,黑臭水體治理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需多部門協同發力。各單位要強化“上下聯動,內外互動”,以此次工作推進會和現場調研為契機,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企業,借助科學措施與科技手段,構建源頭防控、系統治理、長效鞏固的生態治理閉環,全力繪就北海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新畫卷。(陳繼萍)
來源:北海市人大常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