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01/世界地球日是什么?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時間為每年的4月22日,是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
1970年4月22日,全美國有2000多萬人、1萬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個社區及團體參加了“地球日”活動。這次活動直接催生了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的召開。1990年,全世界有來自140多個國家的超過2億人參與了地球日的活動,自此之后,“世界地球日”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正式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世界各地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紀念世界地球日。活動形式多樣,包括清潔環境、文化表演、座談會等。此外,各地還會組織宣傳活動、有獎問答、紀錄片放映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以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
02/地球日創立的初衷
1. 保護人類自己
保護環境的本質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無論是化學污染、物理污染或是生態失衡帶來的問題最終都將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施加到人類本身。
2. 生態平衡
地球的生態平衡是維持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生態平衡被破壞,那么就可能導致自然災害、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等等一系列問題,從而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存。
3.可持續發展
保護地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可持續發展是指經濟、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平衡,不斷地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同時確保未來世代的需求得到滿足。
03/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選擇環保材質衣物,避免購買大量化纖衣物,這類衣物在生產和廢棄處理過程中可能釋放有害物質。
減少沖動購物,避免因款式過時等原因頻繁更換衣物。對于不再穿著的衣物,可選擇捐贈給慈善機構或舊衣回收平臺,讓它們得到二次利用。
踐行光盤行動。在外就餐時,根據自身食量合理點餐,避免食物浪費。若有剩余,可打包帶走。
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如:塑料吸管、紙杯等。
節約能源。養成隨手關燈、關電器的好習慣,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節約用水,縮短淋浴時間,使用節水型馬桶和水龍頭。例如,將淋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
做好垃圾分類,可回收物如紙張、塑料瓶、金屬等可回收再利用;有害垃圾如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需單獨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優先選擇綠色出行方式。短距離出行可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既環保又健康。
距離較遠時,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可以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人均碳排放。
利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共享出行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個人擁有車輛的需求。
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出門自帶環保袋。一個塑料袋的自然降解時間可能長達數百年,減少使用能有效減少塑料污染。
選擇環保產品。購買環保標志產品,如無磷洗衣粉、可降解的垃圾袋等。這些產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來源:廣東海洋大學環境保護協會
編輯:董瑩
編審:趙宗杰 張革
終審:劉暢 雷建軍
總監制:肇慧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